星期二, 8月 25, 2015

阿毗達摩 第九講

9.
阿毗達摩 第九講 十種非真實色法

    十種非真實色法:昨天我們已經講完了18種真實色法。這18種真實色法包括了四種大種色,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也包括了五種淨色:即眼淨色、耳淨色、鼻淨色、舌淨色、身淨色;還有四種境色:即顏色、聲音、香、味;還有兩種性根色:女性根色和男性根色;一種心色:即心所依處色;還有命根色和食色:即食素。這18種真實色法又稱為有自性色、有相色、完成色和思維色。下面我們將來學習10種非真實色法。真實色法是修觀的時候觀智所觀照的物件、所緣。那下面我們學習的這10種非真實色法,它們雖然是完成色的形態和屬性,但並不包括在究竟真實法之中,而且它們也並非直接由色法的四種生起之因所產生的,所以稱它們為非真實色法。

    非真實色法一共有10種。即空界,空界又稱為限制色;還有兩種表色,即身表和語表;還有色輕快性、色柔軟性、色適業性,這三種稱為變化色;變化色其實有五種,就是這三種變化色再加上身表和語表;還有色積集、色相續、色老性、色無常性,這四種稱為相色。在這裡我們先講第一種非真實色法:空界。阿毗達摩所講到的空界並非指空間,而是指色聚和色聚之間的間隙,因為有了空界,在禪修的時候我們才能夠辨識、辨認得出色聚和色聚為不同的個體。空界的特相是劃定色聚的界限;作用是顯示色聚的邊際(就是它的範圍);表現為色聚的界限或者空隙。

    我們在修四大之後,之所以能夠見到色聚,是因為有了空界,如果沒有空界的話,色聚和色聚之間會黏在一起,由於有了空隙,所以這些色聚能夠呈現為一個一個不同的個體。在修行四界的時候,我們對這個身體先修四界分別觀,觀照身體裡面的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一直觀到身體的概念消失,之後將會發現到身體變得很明亮。那時繼續再觀照,觀光體裡面的地、水、火、風四界,隨著定力的不斷提升,將會發現這個身體裡面的光漸漸消失,最後變得很晶瑩、很透明,他如果想要繼續修行色業處、想要看到究竟色法的話,就嘗試尋找這個透明體裡面的空間,尋找色聚之間的間隙。

    這個時候,如果想要見到色聚的禪修者,就猶如:我們現在看手啊!好像手是一個完整的皮膚,但如果我們很認真的去看,將會看到在皮膚表層有很多的毛孔,是不是?同樣的,修四界達到了這個階段,他也是用心去把心沉入到這個透明體裡面,然後嘗試去查找裡面的空間,當他看到了空間之後,往往會感到這個透明體已經破碎了,一旦透明體破碎,他會看到很多很快生滅的小顆粒,但這個時候,他為了證明是不是真的能夠看到色聚,還必須得繼續再追查下去。例如這個時候,他會發現到整個身體變成了很多、很微小的且很快生滅的小粒子,在那邊一閃一閃的生滅,他不要去注意它的生滅,也就是說他不要去留意它一閃一閃的,而是決意嘗試去看,抓一粒小色聚來、抓一粒小粒子來,然後再決意,用定力決意之後,他再嘗試去看這一粒小粒裡面的空間,可不可以看到?如果一旦他看到的是一團的話,立刻又再繼續破碎。他就用這種方法,一直破碎,破碎到最後他看到這一個小顆粒已經不能夠再破碎為止。那時他嘗試再依照地水火風的次第去辨識這一粒色聚裡面的四大和其它的究竟色法。

    如果他看到的還不是色聚,而是一堆色法,他可以透過查找空間的方法繼續破下去、繼續分下去。在修四界的時候,就可以用這一種方法來破除身體裡面色聚的組合,也就是通過看它裡面的空間來嘗試看到色聚。所以大家應該知道這裡所講的空界,它不是概念法的空界,不是說現在這裡很空曠,虛空的空,而是指色聚和色聚之間的間隙、空隙。

    下面我們再看兩種表色。表色的“表”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表達。意思是讓人知道、使人知道自己的思想、想法、感受、態度。

    有兩種表色,一種是身表,一種是語表。身表是透過身體的行為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語表是透過語言來表達。所以身表就是姿勢、身體的動作。語表就是所說的話。

    身表指 kàyavi¤¤atti,kàya 是身,vi¤¤atti 是表。身表的特相是表達意志。由於心生風界的特別作用使身體移動以表達自己的意志。作用是表達意志;表現為身體的動作和姿勢;近因是心生風界。

    例如有時候在一些公共場合,比如說現在的禪修營,禪修營是不允許說話的,不允許說話但大家還有許多種方式可以溝通,是不是?例如,什麼意思?(尊者做了一個手勢)知道什麼意思麼?或者說,知道什麼意思麼?這些就是透過身體的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很多種方法可以表達,例如說這樣,這個叫什麼?知道什麼意思麼?例如說如果有時候,北傳的法師見到,他會,什麼意思?頂禮、問訊、合掌,乃至站立都是屬於表,這種表,透過身體的動作來表達什麼?表達恭敬,是不是?例如禮敬,禮敬包括幾種層次,最上的禮敬稱為五體投地禮。五體是哪五體呢?額頭、兩隻肘和兩個膝蓋,這稱為五輪,這五輪投地,我們稱為頂禮,這個是最上的禮敬。還有這個是合掌禮,還有站立禮或者跪禮等等。這些都是,即使不用說話,只是用身體的動作去表達出來,已經可以達到把自己的意思、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的作用,是不是?最豐富的身表是什麼,知道麼?知道最豐富的身表?啞語,對!沒有錯,啞語。如果沒有專門學,我們不知道。啞語就是由於聾啞人沒有辦法透過語表來表達他們的一些意思、想法、感受,他們可以通過身體的姿勢來表達。所以啞語是最豐富的身體表達語言。在藏傳佛教也有很豐富的語表。如果在座做過瑜伽焰口,放過焰口沒有?放過焰口“唵,斡日囉,拏恰啞吽”,這些做的手印,是不是身表呢?也是身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都會有身表的意思。即使我們不一定跟他人溝通,都有身表,只要是表達我們的想法,我們的意志,都是屬於身表。即使你這樣,這些都是,為什麼呢?因為你想要抓癢,或者說感覺到身體不舒服,移動一下姿勢,是不是你先有心念“我想要移動姿勢”,透過這樣讓我們的身體舒服一點。還有做操、運動,這些都是屬於身表,乃至你坐在那裡不動,都是屬於身表。為什麼呢?因為只要有身體的姿勢,它就是屬於身表。

    為什麼會有身表的發生呢?身表是怎麼樣來的呢?如果我們只是透過概念來看,就感覺到人會跑、會站、會走、會躺臥,這些就是一般我們所說到的姿勢,但是從究竟法來看,並沒有所謂的姿勢,姿勢只是屬於身表,而身表是由於心生風界產生的。什麼是心生風界呢?在色法的原因就講到為什麼會有色法?有四種原因。其中第二種原因就是心,有些色法是透過心而來的(通過心來產生的)。

    例如我們現在想要發生一個動作,想要招手叫他過來,這個時候心裡面就產生了“我想要招手”,或者“我想要叫他過來”這樣的心念,當這種心念一生起,就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心生色法,因為這一類的色法是由於你的心念產生的,所以稱為心生色法。這些心生色法很快就隨著你的指令——你想要招手,這些心生色法就擴到你的手裡面,於是你的手就會產生抬起來的動作,然後又透過手指和手掌的屈伸而有招手的動作。招手動作的發生,在四界裡面哪一界是最強的?風界,對。正是因為有了風界,才會有物質的運動,而這種動態是風界的推動作用。為什麼會有招手的動作呢?是由心念而生。這種心念裡純粹的心並不能動,心並不能夠直接帶動我們的手,心是透過心生色法,心生色法具體表現為物質,因為心念是在心所依處生起,由這種心念產生的心生色法才能夠導致以心生色法為主的其他的業生色,食生色,時節生色也一起動,於是有了招手的動作。招手這個動作是不是為了表達他想要叫那個人過來的意念呢?這一種透過身體的行為表達意思、想法的,稱為身表,身表就是這樣產生的。

    惟有有生命的生物,才會有身表,死屍不可能有身表,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已經死了,就沒有身表。有的人問:那些機器人是不是也有身表?機器人的動,純粹就好像風刮走樹葉或者風帶走、吹走其它東西那樣,它是屬於時節生色裡的風界。如果機器人也有身表,那麼證明機器人也應該有心,機器人有沒有心?它沒有心,它純粹只是一些機械的動作而產生的動態而已。同樣的,當一個人死了之後,命根已經斷絕了,心也沒有了,那個時候死屍只是一堆時節生色而已,沒有心識,因為沒有心識,所以就不會動。

    即使不是透過動作或姿勢,我們還是可以透過人的臉部表情知道他心裡面想什麼,是不是?微笑表達什麼?可能表達開心、高興,也表達同意;或者我們通過皺眉頭、瞪眼、閉著嘴巴,這些也可以表達出一個人的心情。如果臉部表情有感情的話,一個人笑,這也是屬於身表;一個人哭,我們不用去注意他的聲音,只注意他的表情;或者一個人愁眉苦臉,這些其實都是屬於身表。

    我們在中文的很多成語裡面,比如喜形於色、喜上眉梢、愁眉苦臉,這些其實都是屬於身表的一種表達方式,形容身表呈現在人的臉部,這種臉部的表情其實還是由於內心而產生的。我們不能說純粹臉部的表情就是屬於心,如果臉部的表情都可以直接叫做心的話,那麼我們看的佛像全部都是微笑的,是不是?佛像有沒有心?很多塑像並沒有心,但它們仍然會有那種微笑或者沉思、或者憤怒等等,那純粹只是一堆物質而已。我們人的表情很豐富,其實就是由心念產生的,身表是由心而產生,但它只呈現於色法,所以身表還歸於色法。它的源頭是由心產生,我們稱這一種色法為心生色法。

    接著再看語表(vac?vi¤¤atti)。Vac?是語言,表是表達,即透過語言來表達。由於心生地界的特別作用,以發出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意志,其作用是表達意志。表現為作為語言的因(就是語言產生的原因)。近因是心生地界。

    例如說每一次要上課之前,督導法師都會在門口說什麼?“大家請起立。”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麼?“請不要說話。”知道是什麼意思麼?現在我在這邊講課,為什麼會有我說話的聲音呢?是由於有了這種“我想要表達什麼”的心念,然後再透過語言表達出來。由於語言在某一個地區、某一個範圍、某一個人群有共通性,所以我可以透過這種語表,就是我想要表達的語言而傳送給大家,這種語言的聲音就撞擊到大家的耳門,撞擊到大家的耳淨色,昨天剛講到的,於是產生的心路過程就去理解、領會,我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語言或語表是怎麼樣產生的呢?語表也是由心生色法產生的。為什麼會有語言的產生呢?語言的產生先必須得要有“想要說什麼”的心念,在修色業處的時候我們有一個階段就是要辨識語表,如何透過修行來辨識語表呢?我們可以先修行四界,在身體裡面修行四界。當見到了色聚之後,再進一步辨識身體裡面的究竟色法,然後在心臟這個地方先辨識心所依處,當我們生起一個“我想要說話”,例如發出一個“啊”這樣的聲音,當你一看心念裡面生起了“我想要發聲”的念頭之後,這時在我們的心所依處這邊,想要發聲的心念就產生了很多的心生色法,這些心生色法很快就擴散到喉嚨,一般所說的聲帶那個地方,裡面有一種色法是業生色法,業生色法是屬於我們過去業所帶來的,這種業生色法,從心臟裡面所擴散的心生色法裡的地界是硬的,然後撞擊到在喉嚨這一帶的業生色法裡的地界,由於地界和地界相碰撞,於是就發出了聲音。任何的兩個物體一旦碰撞就會發出聲音,這是由於物質的地界和地界相碰撞。如果純粹只是外在的物體碰撞,那只是時節生色和時節生色的碰撞而已。但是作為聲音來說,是由於心生色界碰撞到業生色界。

    為什麼每個人的聲音會不同呢?有些人的聲音會很清脆,有些人的聲音會很優美、很動聽、很悅耳,有些人的聲音會很嘶啞、很沙啞,為什麼?對,這個由心生色產生的結果,還是業生色產生的結果?業生色,對。為什麼有些歌星、歌手的聲音會那麼動聽呢?由於他們過去所造的業帶來他現在天生一副好歌喉。好像有些戲曲明星,他們可以把自己的聲音提得很高,為什麼?因為他們的業使他的喉嚨的業生色法很殊勝,一旦當心生色法裡的地界碰撞到這裡的業生色法的時候,發出的聲音就很優美、很清脆。有些人的聲音就很難聽、很沙啞,為什麼呢?因為他的業生色比較低劣。我們聽一隻黃鸝和一隻烏鴉,它們叫聲也不同。為什麼呢?因為它們的業不同。每一種動物的聲音也不同,為什麼?因為它們的業造成的。而由於業的差別,所以每個人說話的聲音也不同。

    語表不僅僅可以表達一個人的意思,甚至還可以表達一個人的感情。由於人的心可以呈現出很多不同的感情,這種感情一旦透過聲音表達出來,變成了什麼?變成了現在很多的歌聲,是不是?有些歌聲聽起來好像很傷感,有些歌聲聽起來好像很亢奮,有些歌聲聽起來很激動人心,有些歌聲聽起來使我們很放鬆,為什麼呢?其實還是由於一個歌手或者唱歌的人,他想要把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感情透過語言表達出來。然後我們聽了、我們在領受了之後,也能夠受到他的一些感情、一些情緒的影響,所以有時候聽了某一些歌聲或者某一些話語之後,也會有情緒的變化。

    對於人來說,無論是行為或語言,當這種行為和語言一旦涉及到倫理,就是涉及到善惡的時候,就會造下一定的業。而為什麼會有業的產生呢?是由心而來的。正如佛陀在《法句經》的第一頌跟第二頌裡面這樣說:

   “諸法意先行,意主意生成;若以邪惡意,或說或行動,如是苦隨彼,如輪隨獸足。”“諸法意先行,意主意生成;若以清淨意,或說或行動,如是樂隨彼,如影隨於形。”

    這就說明了,無論是身表也好,無論是語表也好,都是透過先有心念產生,有了心念的產生之後,再透過身表發生行為、動作、姿勢,透過語表產生語言。如果生起的心念是屬於善的,他的行為也是善的;如果生起的心念是惡的,他的行為也是惡的;如果生起的心念是善的,他的語言也是善的;如果生起的心念是不善的,那麼語言也是不善的。

    因此佛陀在判斷善與惡的標準,不一定是依靠效果來判斷,而是依靠動機來判斷,動機就是由心念產生的。有時候,有了良善的心念,有了良善的行為,不一定會有良善的結果。有時候,有不善的動機,不好的動機,反而有好的結果。但是,佛陀的教法裡面,造業並不是看效果,而是看本身最初的動機。

    如果我們生起的是善心,當這種善心表現在身體的行為,表現在語言,他就會有善行跟善語。如果生起的是不善的心,相應的就會有不好的、不良的行為跟不好的語言。一旦生起了這種心念,而且付諸實踐、付諸行動之後,他就會造作了身、語、意方面的業。其中的意業是純粹屬於意門的,而身業是透過身表來完成的,語業或者稱為口業是透過語表來完成的。一旦造了這種業,遇到了因緣,業就能夠成熟。一旦業成熟的話,那麼無論如何都沒辦法去避免由於善業帶來的好的、福樂的果報;一旦不善的業成熟了,我們無論如何都沒辦法避免由於我們造的不善的身、語、意業帶來的果報。就好像一個人走路一樣,影子就會相隨。

    我們強調禪修以調心為主。持戒,在講到戒律的時候,我們都非常強調動機,是不是?殺生、不與取、欲邪行、虛妄語跟服用麻醉品、娛樂、化妝等等這些我們都強調動機,就是有了動機才會有違犯。當然戒s?là的涵蓋面也涵蓋了某些非動機的東西,這其實還是為了防護我們的正念,有一些沒有心也犯的,因此,我們就會保護自己的正念,也就是說在無心的情況下,我們也要防護。

    我們再看下面的一種非真實色法:色輕快性,色柔軟性,色適業性,這三種稱為變化色。身輕快性(r?passa lahutà),r?passa是色法的,色的,lahu 是輕,再加 tà ,表示屬性、狀態、性質,也就是色法輕快、輕巧的狀態。色輕快性是色法輕盈、輕巧、靈活的性質。它的特相是不遲鈍;作用是能去除色法的沉重;表現為色法很輕快的生起和變異;近因是輕快的色。

    色輕快性的生起必定伴隨著下面兩種性質一起生起,即色柔軟性(r?passa mudutà)。r?passa是色的, mudu 是柔軟、軟的,tà 是表示狀態,性質,就是色法處於柔軟的狀態。特相是不僵硬;作用是去除色法的僵硬性;表現為不對抗身體的一切作業、一切行為;近因是柔軟的色。

    第三是色適業性 (r?passa kamma¤¤atà) 。 r?passa是色法的,kamma是工作,kamma¤¤a 是適合於工作, tà是狀態,也就是色法處於適合工作的狀態。特相是適合身體作業;作用是去除色法的不適業性;現起是色法不軟弱;近因是適業的色。

    這三種變化色可以生起在心生色、時節生色跟食生色三種,但是在業生色裡就沒有。色的輕快性、柔軟性、適業性這三種一生起一起生起,不會個別、個別的生起,也就是說色法一旦擁有了柔軟性,必定擁有適業的性質,而擁有輕快的性質,它必定擁有柔軟和適業的性質。就猶如要搓麵粉蒸饅頭和包餃子一樣,如果一團麵粉揉的非常柔軟,就可以隨我們的意想要去怎麼做就怎麼做,是不是?又猶如要打造黃金首飾一樣,先拿到金塊之後,如果這個金還是生金的話,我們想要打造成裝飾品、耳環、項鍊很不容易。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樣?先煉金,如何煉金呢?先把黃金拿到火裡面加熱,加熱一直等黃金(做為固體的金)融成了金液之後,再把這些液體倒到特製的模具當中,這個時候我們想要打造戒指、項鍊、耳環、頭花都可以,是不是?為什麼這麼樣呢?因為一旦經過了冶煉的黃金,就擁有了柔軟性,擁有了柔軟性必定就很靈活,就是輕快性,是不是?它不會像固體的生金一樣很堅硬,因為有了柔軟性之後,我們想要讓它變成什麼樣的形狀,可以嗎?可以,這個就是適業性,適合我們工作。

    這三種性質我們也應該學會培育,例如當我們的內心很沉重的時候,很憂慮、很憂鬱、很悲傷的時候,這時內心沒有這些素質;或者當一個人很頑固,很固執,很傲慢的時候,所生起的心生色法也沒有這些素質。惟有當一個人很恭敬、很柔和、很包容、很寬大的時候,這些良善的心生起的心生色法就擁有這些素質。

    現在明白了為什麼當你在專注業處、專注呼吸沒感覺的時候,心感到很無聊的時候,我們會教大家:你可以嘗試修修慈心,也可以嘗試修修佛隨念,知道了嗎?為什麼?因為如果你的心面對著所緣,已經很枯燥了、很無聊了,你的心沒有柔軟性、沒有適業性、沒有輕快性,想要讓你的心適合去工作更難,所以這個時候先去培育很良善的心,當你的心生色法使你的身體有輕安、有喜悅,然後再去專注就可以很得力,我們在學到心所的時候會更詳細的講到。

 如果一個人很高興、很喜悅的時候,他的身體就會有這種色的輕快性、柔軟性和適業性,就像我們說到的“人逢喜事精神爽”或者“眉飛色舞”。

    時節生色也有這三種屬性,如果天氣很陰沉的時候,我們會感到好像身體不舒爽;但如果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時候,會感覺到身體也特別的舒適;特別是不太熱也不太冷的時候,我們感受到身體也特別舒適,是不是?這個也是由於時節生色,就是外在的時節生色影響到我們的身體,這種稱為時節生的,有這三種的色法。

    對於食生也是。例如現在到了晚上,大家習慣吃晚餐,現在餓的不得了,肚子嘰裡咕嚕響,這個時候我們想要打坐,沒有力,想要專注,心又飄開,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時候,食生色欠缺了這些素質,沒有輕快性,你想要推心都推不動,你想要讓心專注,它就是不專注,為什麼呢?因為食生色沒有這種素質。如果你喝了一些有營養的飲料,例如你可以沖一些人參水或者西洋參水,水喝下去了之後,你感覺精神來了,然後你又專注得更好了。現在有很多的禪修者在早上和下午坐的比較好,一到晚上就不行了,這個也和身體吃下去的食物產生的食生色裡擁有的色輕快性,色柔軟性和色適業性有關。我們的身體能夠很靈活、很輕巧,就和這些有關。

    如果我們的心情很輕鬆、很愉快,這個時候表現出的動作也會很輕盈、很輕巧;當一個人內心很沉重的時候,我們從他走路,他的步伐都可以看出,為什麼?因為如果內心很歡喜的時候,呈現出來的身表(心生色法)也會有輕快性、柔軟性、適業性,而當一個人的心很沉重的時候,就沒有這三種屬性或者這三種屬性不明顯。

    下面我們再看另外一組相色。相色有四種:色積集、色相續、色老性和色無常性。

     r?passa upacaya , r?passa是色法的,upacya是收集、聚集。色積集是色相續流最初生起的刹那,或者說是從一個生命結生一直到諸根具足的初始生起階段。色法稱為色相續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身體,這個身體用更加嚴格的話來說,稱為色相續流。色是色身,這個物質的身體。相續流是指身體像河流一樣維持下去,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色法是刹那、刹那生滅的,一生起立刻就壞滅,由於色法生起之後,還會繼續不斷地生起,就是生起滅去之後還會再有新一代的生起。色法存在的那一段期間,由於它相續不斷的生起,猶如河流一樣,我們看到的河水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都不同,如果是從水分子來看,更是沒有一刻、沒有一刹那是相同的。但由於從上游流下來的水源源不斷地流淌著,所以我們看到的河流好像永遠都是一樣的,對於身體也是這麼樣。

    在人的一期生命當中,最初的階段稱為色積集。不同的生命色積集也不同。我們這裡以人為例子來講人類生命的色積集,按照生理學,結生髮生在做為母親的母卵受精那一刹那,而不是在出世的時候才有生命。只要卵子一受精,從佛教來說就是結生。結生是從受精那一刻開始,一旦有了結生心,那麼標誌著生命已經開始了。在受精那一刹那的這個受精卵就是屬於色積集。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當一個人從結生那一刹那,就是母卵和精子結合那一刹那開始,一直到在母胎當中已經具備有、已經可以看到了眼,看到了耳朵,看到了舌頭、嘴巴這個階段,也可以稱為色積集。如果是剛剛受精那一刹那,還是屬於叫做受精卵,之後開始分裂,分裂之後形成一個小胚胎,這個小胚胎就是我們所說的色積集。一旦開始長出手、長出腳,這個時候還是屬於色積集。但是惟有到諸根具足,就是有了眼淨色、已經開始生起了耳淨色,鼻淨色、舌淨色都開始生起了,這個時候,從結生到這個階段我們稱為色積集,之後就屬於色相續了。

    因此色積集的特相是色法的開始生起;作用是讓色法開始生起;現起是開始的狀態;近因是生起的色法。這是色積集。

    我們再看色相續。r?passa是色法的,santati 是持續不斷的、繼續的,所以稱為相續。色積集和色相續都屬於色法的生時,色相續流持續不斷地生起,這稱為色相續。它的特相是色法持續不斷地生起;作用是連續地結合,即生了即滅,滅了又再生,生滅不會中斷,這稱為結合;表現為不會中斷,不會間斷。色法滅了又有新一代的生起,不會滅了很久都沒有生起;近因是被連接的色法,一個接一個緊接著不斷地生起,稱為被連接的色法。

    色法的生滅是怎麼樣進行的呢?每一個色法的存在可以分為三個時段,即生時、住時、滅時(生、住、滅三個時候)。生時是剛剛產生那一刹那,產生之後會存在一段的時間,在存在的同時也變壞,最後色法會滅去。任何的色法包括一切的人、事物、現象只要有產生就會存在,會存在必定會毀滅。如果想要只生不滅,無有是處(絕對不可能有)。只要有存在的必定會壞滅,這個是定法。這個也是佛陀所說的“諸行無常”,這屬於無常法。

    我們來講一講色法生滅的速度。色法的生滅是很快速的,它的生滅速度比我們現在所說的物質界最快的速度都要快,現在一般我們認為什麼速度是最快的?光速,或者說電波、電磁波,是不是?光屬於色法還是屬於心法、名法?是屬於色法。是不是我們看到的光,它就是一直這樣過來呢?不是。其實光是透過色法的不斷生滅而傳來的。一粒色法、色聚的生起,它甚至還沒有來得及移動就已經滅去了,色法的生滅就是那麼快。即使色法生滅再快也好,我們還是可以用一些例子來說明:太陽,如果光從太陽照射到我們地球大概需要幾分鐘的時間,太陽光從太陽一直到地球這個區域,其實並不是太陽光一直就這麼照射,而是由於太陽所放射出的時節生色源源不斷的一代一代生滅的來到我們這邊。

    再舉現在大家非常依賴的一樣東西來說,大家的生活現在已經離不開什麼?手機。為什麼可以通過手機來說話呢?即使距離很遠都可以說。為什麼能夠這樣呢?其實是由於電磁波的原因。如果我們用聲來說,聲音的傳播速度快還是光的傳播速度快?光。光和聲是不同的。當我們在打電話的時候,你以為聲音從你的口中傳到對方,是不是?不可能。假如聲音真的是傳過去的話,那麼現在你要打個電話去美國,你說聲“hello ”,那邊半個小時才聽到”hello”,他說“How are you?”你可能半個小時以後才聽到“How are you?”,是不是?但如果是透過電磁波的傳播就很快,它們的傳送速度是怎麼樣的呢?當我們在這邊打電話,聲音就傳到了電話的手機裡面,手機它有一個轉換器,由聲波轉換成電磁波,然後又有個發射器一直發射到電訊局,電訊局又有個電訊發射台,然後再把這些電磁波發送到哪裡去?發射到通訊衛星。通訊衛星接收到你所發來的電磁波之後,它又再發射到接收那個地方的電訊局,或者說它也是發射到那邊,然後那邊的電訊局裡面的發射機又把這些電磁波全部發射出去,你所要撥打的電話的那一個接收器就接收到了你所發來的信號,這種信號是以電磁波的方式被對方的手機收到,然後對方的手機又有一種把電磁波轉換成聲波的儀器,於是我們就會有通話的發生。是不是?為什麼會有這種通話的發生呢?它們是同步進行還是不同步進行?幾乎是同步進行的。是不是?你自己一說話,那邊立刻聽到。那邊說話,這邊立刻就聽到。但是我們要再看看電磁波是色法還是名法,還是屬於其他的非色非名?它還是屬於色法。色法從究竟來說,色聚其實來不及移動就已經滅去了,非常快速地生滅。色法是生起立刻滅去,無論是聲波也好,無論是電磁波也好,它都是時節生色。從我們口裡發出的是心生色法,但一旦離開了我們身體一定的範圍,就純粹只是時節生色法而已。例如現在大家在這邊聽到的廣播或者擴音器裡面的聲音,你聽到的是心生色法還是時節生色法?時節生色法,不是心生色法了。心生色法只是到了這邊,然後,以後出來這邊的已經是時節生色法了,一代一代不斷地傳到大家的耳中。

    當這些時節生色法一旦生起,其中時節生色裡的火界就會產生新一代的色聚,後一代的滅去了之後,新一代的又在另外一個地方生起,然後滅去了。一旦這個色法達到住時,它裡面的火界又產生新一代的色聚,然後老一代的滅去,這個新一代的再達到住時又產生新一代的,就是這麼樣生滅的。

    我們看到的色法的移動就是這樣,色法一代一代的生滅生滅,於是我們感覺到色法的移動,即使我們飛快地跑,汽車飛快地奔走,火車很快,飛機一個小時一千多公里,火箭就更快,其實都是色法在極快速地生滅,只不過老一代在這個地方滅去,新一代在這個地方生起,老一代在這個地方滅去,新一代在這個地方又生起。我們用電磁波的例子來說明,色法的生滅速度快不快?快到了我們這邊打電話,在澳洲,在南半球、在西半球可以幾乎同步進行,就是因為色法的生滅速度極其快速。

    色法的生滅速度快不快呢?快。但是無論色法的生滅速度再快,佛陀卻說:“我不見有任何一法比心生滅的更快。”也就是說在這個世間生滅最快的還是心。佛陀在一部經裡面曾經說,為了破除那些人執取心為常、為恒常的,他就說一個人的身體哪怕還可以存在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六十年,乃至一百年,但是心是刹那、刹那生滅的,猶如猿猴攀了這個枝又跳過那邊一樣,我們的心就是這麼樣躁動不安、變換不拘的。

    在“阿毗達摩”裡面,一粒色聚就是色法的壽命等於17個心識刹那,也就是說心識的生滅比色法的生滅還要快17倍。即使色法的生滅速度再快,從色法開始生起一直到色法滅去,心識已經生滅了17次了。當色法第一刹那生,然後就達到了住時,當色法達到住時的時候,一共有相當於15個心識刹那。等第17個心識刹那生滅的時候,色法也一起滅去。

    在《義注》裡面提到一彈指或者一眨眼、或者一閃電,這麼快的時間,心識刹那已經生滅了好幾萬億次了。為什麼心識刹那是生滅的那麼快呢?只要有存在的,它必定都是生住滅、生住滅的,這是世間的規律。一切世間法、一切行法,有造作它就具有生滅相,都是生、住、滅的,有生必有滅,不可能是永恆的、恒常的。所以佛陀說:“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法無我。” 色法的生、住、滅,在生時我們稱為色積集,之後相續不斷的存在,我們稱為色的相續,然後老的色聚滅去了,還有新的色聚不斷地生起、源源不斷地,不斷地生滅,所以我們看上去好像這個是恒常的、那個是永恆的。例如一間屋子,我們隔了十年回來,看到還是這個房子。一個人我們沒見了二十年,看到他還是人,似乎好像他還是一樣,其實是刹那刹那生滅的,但是由於有了這種相續性,所以使我們被矇騙了,以為色法真的是永恆存在的一樣。

    對於天人來說,色積集就只是在結生那一刹那,結生那一刹那之後就是色相續,天人跟人不一樣,人在母胎裡面要呆多久?十個月或九個月,早產多久,八個多月。但是天人一旦結生,他立刻就五根俱全的,他不用經過母胎的。對於天人來說,色積集只是在結生那一刹那,之後就是色相續。我們人的色相續,就是色的相續流可能是50年、60年、70年、80年、90年、100年,但是天人的色相續流就可以相續的很久,如果是一千個天年的話,就等於我們這裡人間的好幾百萬年。

    我們再看下面的色老性(r?passa jaratà)。r?passa是色的, jara是老的,tà 是狀態。特相是色法的成熟與變老;作用是導致壞滅;表現為失去新性;近因是正在衰老的色法。從究竟法來說,色老性就是達到了住時的色法。

    第四個是色無常性(r?passa aniccatà)。特相是色法的完全壞滅;作用是令色法消失;現起是色法的滅盡;近因是滅盡的色法。

 由於色法必定也擁有這四種屬性,所以色法有色積集、色相續、色老性和色無常性。

    如果是從生命來說,結生或者生命最初那個階段叫色積集,以後的每一個色法,每一個色聚的生時都可以叫色相續,住時叫色老性,滅時叫色無常性。這個是從究竟意義上來說的。

    如果是從整個意義上來說,由於色法相續不斷地生起,這個叫做色相續性。由於色法一旦達到了存在的狀態,它必定在變老,所以這個稱為色老性。而一切的色法終歸會毀壞、毀滅,這是色無常性。


    今天我們講了10種非真實色法,就講到這裡,明天再繼續來學習色法的生起之因,色法的生起有四種因,即業生色、心生色、時節生色,還有食生色。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