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8月 26, 2015

阿毗達摩 第三十九講


阿毗達摩 第三十九講 世間(欲界天,色、無色界天),世間的週期

    世間(欲界天,色、無色界天),世間的週期:昨天晚上我們開始學習了世間。世間可以分為行世間、有情世間和空間世間。對於有情世間,我們就以六道輪回來講,或者以三界、以四地來講,四種投生之地來講,即惡趣地、欲善趣地、色界地和無色界地。昨天晚上我們講了四種惡趣,即:地獄、畜生、鬼和阿蘇羅。接著我們又講了人界,然後又再講到了四大王天。在四大王天裡面,它和我們人類是比較靠近的一個天。

    四大王天它包括了兩種:一種是空居天,一種是地居天。其中的地居天也就是說四大王的很多部屬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空間,生活在同一個界。例如:在東方持國天王所統領的甘塔拔(gandhabba幹闥婆),也就是我們看到敦煌壁畫的那些飛天,其實就是屬於甘塔拔。它是屬於天界的音樂神,它們經常都是載歌載舞的,都是很快樂的一些音樂神、歌舞神。而kumbha?óa(鳩槃荼、甕睾鬼)是南方持國天王所統領的。kumbha?óa就是一類的比較醜陋的鬼,但是它也是屬於財寶的守護神,所以有時候你會看到那些人供的財神,如果是比較凶的,其實就是屬於這一類。

    還有龍nàga。Nàga有一類是屬於畜生,但是它們的福報有時候類似像天一樣,這個是西方廣目天王所統領的。而北方天王所統領的是夜叉yakkha。夜叉也是和我們生活的這個世間,都差不多,但有些還是屬於天界的,而特別是在北方,北俱盧洲(kuru,北古盧洲)是夜叉的王國。有些人他可以通過念一些咒語等等招請夜叉,這方面可以說在民間裡面也是比較普遍的。

    之後我們再講,在四王天更上的是三十三天Tàvatiüsa。Tàvatiüsa是三十三天的意思,古代音譯翻成忉利天就是Tàvatiüsa。三十三天是由三十三位天王所統領,他的天主稱為沙咖天帝。也就是說這個天,它中間的宮殿是住在須彌山的山頂,然後在四方各有八個天,然後再加上中央的天,一共是三十三天,天主為沙咖天帝。

沙咖天帝巴利叫作Sakka devànaminda。Sakka是這個天帝的姓,翻譯為“能”。devànam是“諸天”,inda是“王”或者“主”,因此我們翻譯成“沙咖天帝”或者“沙咖天主”。有時候古代也簡稱為帝釋、帝釋天,或者有時候也翻譯成釋提桓因。其實,它的原本的意思就是Sakka devànaminda,如果是梵文就是?akra devànàmindra。

    為什麼他稱為Sakka(沙咖)呢?沙咖是由於他在過去生很恭敬,所以叫Sakkacca,恭敬地行佈施,所以現在他的名字稱為沙咖。或者說,又由於他擁有了能力,這個是等於有資格、有能力的意思,所以這位天王的姓稱為Sakka(沙咖)。

    他是三十三天的天主,他居住在須彌山山頂的善見城Sudassana中間的最聖殿Vejayanta。他是佛教當中的護法主神,因此在很多的場合裡面,這位沙咖天帝都有出現。在《長部》有個叫做《沙咖問經》——《Sakka pa¤ha sutta》裡面,就講到這一位天帝,他在聽了佛陀說法之後就證得了初果,證得了入流果。所以現在這位天帝,他仍然居住在三十三天,他守護著佛陀的教法。

    而在經典裡面也講到,有幾次他護持佛陀的教法。例如:當時有一個叫做薩嘎加的外道,他想要問難佛陀,想要和佛陀辯論,結果他的一些觀點被佛陀逐一逐一地破了。然後當佛陀問他的時候,他就不出聲,問他,他自己說不出話,因為他之前的觀點和現在的觀點不同。那個時候沙咖天帝就現在他的身後,那個時候只有他和佛陀看見。當時他是一種執金剛神的身份出現,說:“如果你再不回答佛陀的問題,佛陀問第三次你再不回答,我就用我的金剛杵把你的頭敲為七片。”還有另外一些地方也出現過這樣,所以沙咖天帝經常都是護持佛陀教法的一個護法主神。

    沙咖天帝有很多的名字,在經典裡面我們可以經常看到,他以幾種方式出現,例如:有個叫做Maghavà。Maghavà就是由於他過去生曾經是婆羅門,他的名字叫做Makha,所以現在他的名字叫做Maghavà。又由於他過去生經常不斷地佈施,所以他叫Purindada,Purindada就是重複佈施的意思。或者又稱為Sahassakkha,Sahassakkha就是千眼或者稱為千光眼,由於他在一個時候同時可以思惟一千個問題或者他可見到一千個樣的形態,所以稱為千眼。或者稱為Vàsava,因為他過去生曾經把自己的住所、住的地方都佈施出去。vàsa就是住的地方,所以他因為曾經把自己的住所都佈施出去,所以稱為Vàsava。

    又由於沙咖天帝,他娶了一個阿蘇羅王韋巴吉帝Vepacitti的女兒,他的女兒叫做Suja,或者叫Sujada,所以他叫做Sujampati,就是Suja的主、Suja的丈夫的意思。又由於沙咖天帝的武器是屬於金剛杵,所以他也稱為Vajirapà??,pà?i就是手,或者說手拿著金剛,所以稱為金剛手,或者稱為執金剛神。

    在經典裡面,有時候也把沙咖天帝都形容為他是一個夜叉,他是個夜叉主。而且在他的天宮周圍的門裡面,都有很多的夜叉守護著,這些夜叉的武器就是金剛。因此,這一類的夜叉都稱為執金剛、或者金剛神,或者稱為金剛手。而這一位沙咖天帝是他們的主人,就是統領者。當然在四大王天當中的多聞天王也是屬於夜叉主。

    三十三天也有分為兩種:一種是空居,一種是地居。地居就是居住於須彌山的這一類的神,而空居就是居住於虛空的。這一類的天還是屬於比較低等的天、低級的天,而且在三十三天他們經常還會和阿蘇羅一起打架,一起有戰爭,那等三十三天再上了,就沒有這種戰爭了。

    在三十三天再上的是Yàma亞馬天(古代翻譯成夜摩天)。由於這一類的天,他們能夠獲得天的快樂,所以稱為Yàma。亞馬天的天主是稱為Suyàma善亞馬天。Yàma也可以是雙的意思,雙天、一對的意思。

   亞馬天再上去是稱為Tusita都西答天。(都西答天古代翻譯成兜率天,或者兜率陀天,或者翻譯成睹史多天)。為什麼稱為Tusita呢?Tusita的意思就是含有快樂、滿足的意思。因為這一類的天人經常都以天的樂為快樂、為滿足,所以稱為喜樂天,又翻譯成喜足天。在這一類天界裡面,一切菩薩的最後第二世都會投生到都西答天,最後的一世必定會投生在人間,然後在人間成佛,在人間成佛之前的那一世,他會投生在都西答天。

    就例如:我們的菩薩降母胎到馬雅夫人(Mahàmàyà)的時候,他以白象降母胎的時候,他是從哪裡投胎的?就是從都西答天。那個時候我們的菩薩在都西答天的時候,他的名字叫做setaketu,seta的意思就是白色的,ketu就是床,就是那個叫做幢幡寶蓋的床,那個時候他的名字叫做Setaketu。而一切的菩薩在最後的第二世他必定會投生在這裡,根據斯里蘭卡的說法,現在的彌勒菩薩也是住在都西答天。但是在緬典就沒有這樣的說法,在斯里蘭卡有這種說法,現在彌勒菩薩的名字叫那特疊瓦。彌勒菩薩將會在未來,在人壽八萬歲的時候,他將會投生在人間,而成為繼我們的佛陀之後的在我們這個賢劫bhadda-kappa當中的第五位佛陀。

    現在都西答天的天王叫做Santusita,他是屬於兜率天(都西達天)的天主。這位天主在十方面都比其他的天更加快樂,例如:他在天色、天聲、天香、天味、天觸,還有天的容顏、天的快樂、天的壽命、天的權威方面都比其他的天更加殊勝。

    而在都西答天更上的是化樂天Nimmànarati。nimmàna就是變化,rati就是快樂。這一類的天人能夠享受自己所變化、所創造出來的五種欲樂目標。例如:他們想吃什麼,他們就可變出什麼來吃。他們想要怎麼快樂,他們就可變化出什麼樣的快樂目標。例如說他們可變出一個很漂亮的園林,然後他們在裡面玩,他們會變化出天車,可變化出宮殿等等。所以,他們稱為化樂天,就是他們可以變化出享樂,變化這些東西出來享樂,所以這一類的稱為化樂天。

    而第六個欲天就稱為他化自在天Paranimmitavasavatti,他們能夠享受他人創造出來的五種欲樂目標來享受。這一類的天人他們自己不會變化出一些欲樂的目標,但是他們卻可以控制其他天人所變化出來的目標為自己所用。就好象一個有錢人自己不會煮飯,自己不會做菜,但是他卻能夠享用他人為他所做的菜。他自己不會建房子,但是他卻可以住很豪華的宮殿一樣,這一類的天人也是這樣。而且,在魔天叫devaputta天子魔其實就是屬於這一類天的天人。所以,有時候這一類的天也稱為魔天Màra,魔羅。

    這些都是屬於六欲天,六欲天他們都擁有很長的壽命。例如:四大王天,四大王天的天壽是五百天歲,也就是他們在那裡享受五百天年。天年是怎麼算的呢?四大王天的一個天日等於人間的五十年,在他們那裡,三十個天日等於一個天月,而十二個天月等於一個天年。因此一個四大王天人,他們是五百歲的話,那就等於人間的九百萬年。

四大王天的是五百天年,到了三十三天是一千天年,亞馬天是兩千天年,都西答天是四千天年,化樂天是八千天年,他化自在天是一萬六千天年。

    因此,這些天人當他們投生到天界的時候,他們都在享樂。能夠投生到天界,都是在人間造了十種善業道、十善業道,由於這些善業道成熟,使他們投生到天界的。或者他們造了身的善行、語的善行、意的善行,由於這種身語意的善行成熟使他們投生到天界。當他們投生到天界的時候,純粹是他們在享受自己所造的善業帶來的樂報。

    因此,這些天人擁有很殊勝的容顏。他們的天衣不用洗換的,他們不會發臭的,不像我們一樣,我們的衣服穿了一兩天就會發臭、會髒,但是他們的天衣不會髒的。他們也不用洗澡,他們的皮膚一直都是很嬌嫩,而且他們就好象十幾歲的童男童女一樣,非常漂亮。他們的漂亮程度,如果是一個人間最漂亮的美女和天女比起來,那根本不可能相提並論。

    大家都應該知道Nanda難陀,就是佛陀的胞弟的故事吧,知道嗎?應該知道這個故事。就是講到難陀的未婚妻,叫做Janapadakalyà??(嘉娜帕達卡婭妮)。Janapada就是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kalyà??就是最漂亮的。我們現在說他的未婚妻可以稱為國花,那麼漂亮的。當難陀尊者出家了之後,很不情願的給佛陀拉去出家的,就是在他成婚之日出家的,所以他一直都惦掛著他的未婚妻。後來有一天佛陀就叫他說:“你有沒有去過三十三天呢?”難陀說:“我一個凡夫俗子,我怎麼有可能,我又不會神通,我怎麼可以去那裡呢。”佛陀說:“你想不想去,我帶你去啊。”於是他就去。結果在半路上看到了一隻老母猴,那個老母猴正好它的尾巴、它的身子給山火燒得很醜陋。當時那個時候佛陀就問Nanda難陀說:“你說現在你的未婚妻漂亮還是這只老母猴漂亮呢?”難陀尊者說:“那當然是我的未婚妻漂亮了,這個老母猴算得了什麼。”然後等這位難陀尊者看到了三十三天的天女之後,佛陀又問他說:“你的未婚妻漂亮還是這些天女漂亮?”那個時候難陀尊者說:“哎呀,我的妻子和這些天人比起來,她根本不能夠算是人,就好象你拿我的未婚妻和那只老母猴對比一個樣。”

    所以,天人的漂亮就是他具有非常殊勝的容顏,他們的皮膚、他們的相貌都是非常的殊勝,是我們人間不可能比的,就好象一隻猴子或者一隻蟑螂和一個很漂亮的人比,不能夠相提並論,或者一隻母狗和一個人比,是不能夠對比的。

    而且,天人擁有種種的能力,例如:他可以看到很遠的東西,他可以看到我們人類看不到的東西。我們稱為天眼通,為什麼稱為天眼dibbacakkhu?就是因為天人本身的眼睛是這樣的,天耳通就是其實是本身(就有)。對天人來說它們並不叫做通,它們只是與生俱來的果報,但是由於我們人類通過特定的去培養定力,或者證果等等,或者有時候由於天人再投生,偶爾他們會有一些這樣的能力,所以這個稱為通。例如:天人可以隨意變化,可以飛行等等,這些我們稱為神足通或稱為如意通,其實是天人與生俱來,他們的果報是這麼樣。就猶如一隻鳥一樣,它長到一定的程度自然會飛,魚就能夠在水中游。同樣的,天人他與生俱來就這樣的,他不用懷胎,他是化生的。

    而且在天界,因為我們的佛陀在世的時候,很多的當時的聖弟子們,例如:像給孤獨長者、像維沙卡,還有很多當時的在家聖者和一些還沒有完全斷除煩惱又沒有證得第三果的那些聖者,有很多現在都投生到天界,特別是三十三天和都西答天。

    所以現在天界還有很多的聖者,例如:在人間現在佛陀入滅已經兩千多年了,但是對於三十三天來說,他們只是過去了多少天?才二十五天而已。而對於都西達天來說,現在過去才幾天而已,因此上面還有很多聖者。

    不過由於天界處於一種極度快樂的狀態,所以要在那邊,要生起悚懼的心,他們要生起修行的心也是很難的。

    就正如有一次當沙咖天帝(帝釋天王)剛剛去聽了佛陀說法之後,然後當時的Moggallàna(摩嘎喇那,目犍連)尊者他就想,這一個夜叉(這一個天人)他剛剛聽聞了佛陀說法之後,他上去看他怎麼樣?結果他一上去發現到,剛剛去聽聞佛法,一上到天界他就在玩了、就在享樂了。就好象現在有些有錢人也是,你會看到他來到寺院裡面很虔誠,又持戒又佈施,但是一回到家裡他又在享受了,一樣的。

    所以天人中雖然現在有很多聖者,但是如果我們沒有拿到生死輪回的保險,就是沒有證果投生為天人的話,還是很容易墮落的。因為那邊他們只是享受,就好像如果由於你的很大的福報,上到天界,如果左邊五百位天女,右邊五百位天女,那你怎麼修行呢?是不是?古代三妻四妾都已經弄得自己頭昏腦脹了,更何況在天界?

    而且即使天人的快樂是那麼的殊勝、那麼的微妙,他們的壽命是那麼的長,但是還是終有一天會死亡的。而且有些天人死亡,他們由於會看到自己死了之後將會墮落到哪裡,他們會很悲哀。當一個天人要死的時候,他會在天(壽盡)的七日之前,會有五種衰相。例如:他們頭上的花會枯萎,他們的身體的光會消失,他們的衣服會變得很髒,他們的腋下會流汗,他們坐不穩自己的座位。由於這些天人一直都是很快樂,他們從來都沒有遇過這樣的現象,當他們遇到這些現象之後,有時候他們就會看他們的未來。有時候他們會看到他們會墮落地獄,或者他們會投生到一些很低的境界,那個時候他們會非常傷心,而且還感到很無助,因為那個時候,其他的天人都還在快樂,他自己就感到很無助、很空虛,往往很多天人是在痛苦和孤獨當中死去,然後投生到惡道的。因為他們一直都在享樂,他們根本對生死沒有這樣的悚懼感,所以當他們面臨死亡的時候,他們會感到很無奈。

    講到了欲界的天之後,我們再講色界的天。

    色界的天可以分為四種禪天,即:初禪天、第二禪天、第三禪天和第四禪天。初禪天有三地,第二禪天有三地,第三禪天有三地,第四禪天一共有七地,加起來一共十六地,也就是十六種天界。

    初禪天最低的是梵眾天Brahmapàrisajja,第二是梵輔天Brahmapurohita,第三是大梵天Mahàbrahma。

    梵眾天,這裡的眾是“pàrisajja”,就有如“梵天的隨從”的意思。梵輔天“purohita”,就有如“梵天的大臣、臣屬”的意思。

    大梵天他是一類的梵天人,他的天主稱為Sahampati。在印度教他們相信大梵天是創造人類的、創造這個世界的造物主,所以他們認為人是由梵天而生的。但是大梵天他叫Sahampati,Sahampati其實在過去佛Kassapa(咖沙巴佛,迦葉佛)的時候,他已經證得了第三果,證得第三果他是anàgàmin,他是不來聖者。那個時候他的名字叫Sahako,因為他當時的名字叫Sahako,所以現在當他投生到大梵天的時候他就稱為Sahampati。

    由於他當時精通了八定,但是他特別傾向於或者特別熟練于初禪,因此,當時的Sahako,他是一位比丘,他死了之後就投生到大梵天,成為大梵天的天主,稱為Sahampati。這位Sahampati也是佛陀教法當中的主要的護法神之一。在泰國稱為四面佛的,其實並不是佛,他是四面神。而且,有時候有些人到泰國去旅遊,會看到在寺院的外面或者是街頭,供奉著這四面佛,其實應該嚴格來說叫四面護法,他就是指Sahampati。

    當然了,即使他是三果聖者也好,對出家眾來說仍然不會去拜他,只是那些在家人會去祈禱他們而已。Sahampati他會在佛陀出世的時候、佛陀降生的時候,他會護持佛陀,護持佛陀降生。而在佛陀成道的時候,佛陀將會用七七四十九天的時間去享受解脫之樂和思惟法義,然後Sahampati就會在那個時候去勸請佛陀,請佛陀能夠說法,請佛陀轉*輪、轉動正法之輪,所以Sahampati也是佛教的一位主要護法。

    這三種梵天人,他是透過一個禪修者培育初禪而成就的。如果培育的初禪是屬於比較弱的、下等程度的,他就投生為梵眾天。如果培育的中等程度的初禪,就投生為梵輔天。如果是培育上等的程度的,就投生為大梵天。

    第二禪也有三地,它們是少光天Parittàbha,無量光天Appamà?àbha,和光音天abhassarà。這三種天是透過培育第二禪而投生的,或者在論教法裡面,是透過培育第二禪和第三禪而投生的。如果一位禪修者培育下等程度的第二禪,他將能投生到少光天。如果培育中等程度的第二禪,將投生到無量光天。而培育上等程度的第二禪,他將能夠投生到光音天。

    第三禪也有三地,它們是少淨天、無量淨天和遍淨天。少淨天是Parittasubha,subha是清淨的意思,第二是無量淨天Appamà?asubha,和遍淨天Subhaki?ha。對於這三種第三禪的天,也是透過培育第三禪而投生的。如果是培育了下等程度的第三禪,投生到少淨天。中等程度的,投生到無量淨天。而上等的、高等程度的,將能投生到遍淨天。

    對第四禪也有三地,或者可以分為七地。分為三地,第一是廣果天Vehapphala,無想有情天Asa¤¤asatta,和淨居天Suddhàvàsa。

    廣果天是培育第四禪而投生到這裡的,如果是一位凡夫,只要他還是凡夫,他培養了無論任何程度的第四禪,只要他的這種禪那在臨終的時候還不退,那麼他將能夠投生到廣果天。

    而對於有一些有情培育了一種稱為無想定的,當這一種無想定的業成熟,這一類的有情將可以投生到無想有情天。無想有情天是一種沒有心的天,只有色法的天。

    而對於三果聖者來說,如果他在人間或天界還沒有斷盡煩惱,他死了之後將能夠投生到淨居天Suddhàvàsa。而Suddhàvàsa又可以根據這些三果聖者所培育的五根不同的程度,又可以分為五種,稱為五種淨居天:第一是無煩天Aviha,第二是無熱天Atappa,第三是善現天Sudassa,第四是善見天Sudass?,第五是色究竟天Akani??ha。

    對於在五淨居天的天人,他們只有兩種聖者:即第三果聖者和第四果阿羅漢聖者。一般的凡夫和初果、二果聖者,並不能夠投生到那裡去。即使像菩薩,菩薩在漫長的輪回當中,他因為自己在過去生曾經證得了一些禪那,他哪怕是經常投生到色界梵天或者無色界梵天,或者他的善業成熟,投生到欲界天,但是他卻從來沒有投生到淨居天。所以在《長部》有一本叫做《大傳記經Mahàpadànasuttaü》,或者北傳《長阿含經》翻譯成《大本經》的,講到我們的佛陀有一天他在想:“我從來都沒有到過淨居天,現在我去淨居天去看一看。”因為他從來都沒有投生到那裡,然後他就用神通去了淨居天。那些天人見到了我們的佛陀,居然稱呼他為朋友。然後就講述了有些天人,他在過去在九十一大劫以前,他是屬於Vipass?佛(維巴西佛,毗婆屍佛)的弟子,那個時候他證得了第三果,所以投生到這些淨居天。然後有的是屬於在過去第三十一大劫的時候,叫做Sikhi佛(西奇佛,屍棄佛),還有一些也是過去三十一大劫的Vessabhu佛(韋沙菩佛,毗捨浮佛),他們是那個時候(過去三十一大劫以前有兩位佛陀出世,那個就是Sikhi佛和Vessabhu佛,屍棄佛和毗捨浮佛。)當時的弟子投生到淨居天。

    還有,在我們現在這個賢劫裡面的、過去的Kakusandha佛(咖古三塔佛,拘留孫佛)、Konàgamana佛(果那嘎馬那佛,拘那含牟尼佛)和Kassapa佛(咖沙巴佛,迦葉佛)他們的一些弟子投生到淨居天。我們的佛陀的有一些弟子,也投生到淨居天。所以那個時候佛陀去了淨居天,聽了這些天人講了之後,他就下來講了這部經,叫做《Mahàpadànasuttaü大傳記經》。講過去七佛,就是過去的佛他們的壽命、他們的一些事蹟,特別地講了Vipass?佛(維巴西佛,毗婆屍佛)他的生平。

    對於這色界的十六地,他們的壽命、壽元也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看那張表。初禪的梵眾天,他們的壽命是三分之一中劫,梵輔天是二分之一中劫,大梵天是一個中劫,少光天是兩個大劫,無量光天是四個大劫,光音天是八個大劫,少淨天是十六個大劫,無量淨天是三十二個大劫,遍淨天是六十四個大劫,廣果天是五百個大劫,無想有情天也是五百個大劫,無煩天是一千個大劫,無熱天是兩千個大劫,善現天是四千個大劫,善見天是八千個大劫,而色究竟天是一萬六千個大劫。

    一個大劫就相當於我們說到的太陽系或者地球從生到滅的這個過程,稱為一個大劫。也就是世界由成、成住,然後再到壞,再到壞空,就是成、住、壞、空的一個過程稱為一個大劫。這些天人,他們投生到那裡,他們的壽命是這樣。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由於一個人培育了初禪,他投生到初禪天,培育了第二禪投生到第二禪天,第三禪投生到第三禪天,培育了第四禪投生到第四禪天。我們再看從他們的果報來說,是成倍成倍地遞增的,是不是?例如我們說第二禪和第三禪,它們幾乎是增了很多倍,這些天就是一倍一倍、成倍成倍地增。我們就從他們所帶來的果報,再看所造的這種禪那的業,殊不殊勝?強不強?所以,即使我們退而求其次,即使不是以我們要解脫、要修觀為目標,即使像一個外道他們培育定力能夠達到禪那的這種境界,得到禪那的這個階段,那麼他所造的善業你說強不強?我們就從他的果報、他的壽元已經可以看到。

    而且梵天人的果報是很殊勝的,他們的容顏是很漂亮的。在《長部》裡面就講到了,梵天人要去到欲界天,他們往往會先隱去自己的原形,然後變化成像天人一樣的。因為一個梵天人很明亮、很晃耀,身體很高大,容顏很殊勝,當他們去到了天人那裡的時候,天人會感到很害羞。所以,梵天人的果報是更加殊勝的。

    講了色界的梵天之後,我們再講一下無色界。無色界也有四地,即:空無邊處天akàsàna¤càyatana,識無邊處天Vi¤¤à?a¤cayatana,無所有處天aki¤ca¤¤àyatana,非想非非想處天Nevasa¤¤ànàsa¤¤àyatana。這四種天是由一位禪修者通過培育無色界定,當這種無色界定成熟了之後投生到那裡去的。

    如果一個人能夠證得空無邊處定,那當他在這種空無邊處定的善業成熟之後,將能夠投生到空無邊處天。對於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和非想非非想處天也是這樣。在一個有情投生到空無邊處天的時候,他的壽命是兩萬個大劫,也就是說假如他們有眼睛的話,他們將能夠看到太陽、地球從形成到壞滅,能夠看到兩萬次,他們壽命很長的。識無邊處,他們的壽元是四萬大劫,無所有處天的壽命是六萬大劫,而非想非非想處天的壽命是八萬四千個大劫,因此他們的壽命是很漫長很漫長的。

    雖然說眾生依照他們的不同的業而投生到三界,如果一個人造了不善業,在不善業成熟的時候,將會投生到惡趣地。而如果有人造的是善業,當他們的善業成熟的時候,而且這種善業還是屬於欲界的善業,例如:佈施、持戒、服務、禮敬等等,這些欲界的善業成熟,將能夠使他投生到人或者天界。

    而如果一個人成就了禪那,但是他在佛陀的教法以外,那麼他們就沒得選擇。就好象佛陀在出世之前,很多那些隱士,那些苦行僧們,他們也能夠證得禪那。當他們死了之後,他們就沒得選擇,他們就由他們所證得的禪那的最高的那一個定,而投生到和他們那個定相應的天界。

    例如:好象我們的菩薩剛剛出生的時候,有個叫做“黑天”的隱士,又叫做Asita阿私陀,他看了我們的菩薩之後,他先是笑後又哭,他為什麼會流淚呢?就是因為他看到了我們的菩薩將會在那一生成佛,然而他再省查自己的壽命,發現他將在我們的菩薩沒有成佛之前就去世了。而且當他去世之後,他必然會投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因為那個時候他的禪那證得了非想非非想處定,他沒得選擇,所以他只能夠哭,只能夠流淚。

    為什麼流淚呢?難道投生到無色界天不好嗎?那裡很寂靜、很殊勝,壽命又很長,有什麼不好呢?對於聽聞佛法來說,無色界天是八難之一。從生命的境界上來說,就是從生命的那種很殊勝的受來說,當然那個是屬於很殊勝、很高層次的。但是對於佛法來說,對於解脫來說,它是屬於障礙,就是八難的其中一種。

    因此,投生到無色界的梵天人,他們沒有眼睛,所以他們不能夠見到佛陀,他們沒有耳朵,他們不能夠聽聞到佛法,他們也沒有身體,所以他們不能夠自由地飛來飛去,他們純粹只是一些很微細的心受在那裡,就是他們的心在那裡,所以稱為無色界。因為這些梵天人並沒有色法,而純粹只是四種名法,因此他們的生命也稱為四種名蘊。

    那好,講了眾生,講了有情世間之後,我們現在再來看看我們的這個世間的週期。

    任何的世界,只要有產生,只要有存在,它們必定就會毀壞、會毀滅。而世界從形成到毀壞,一共有四個階段,稱為四個無數劫asa?kheyya kappa(阿僧祇劫)。

    第一個階段稱為壞劫,這個也是佛陀在《增支部·第四集》裡面講到,講到一切的世界都會經受這四個階段。一個階段有很漫長的時間,稱為kappa。kappa就是劫,從梵文就是kalpa,巴利叫做kappa。壞劫saüva??a-kappa,壞住劫saüva??a??hày?-kappa,成劫viva??a-kappa,成住劫viva??a??hày?-kappa。壞劫就是一個世界毀壞的那個時期;壞住劫就是毀壞之後完全沒有、一種虛空的那個階段;然後成劫就是世界形成的階段;成住劫是形成之後維持的階段,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四種階段稱為成、住、壞、空這四種劫。

    一些論典說到了這四種劫,就是隨著人壽的不同而劫會有一定的週期。例如:從人壽無量歲每一百年減一歲,一直減到最低的十歲,然後又再從十歲每一百年增一歲,一直又增到無量歲。在北傳佛教就說到八萬四千歲,但是在巴利裡面就叫做asa?kheyya(阿僧祗),就是叫無量歲。這麼樣的一增一減,稱為一個antarakappa,稱為一個中劫,或者又稱為一個小劫。然後這麼樣增減了二十次,稱為一個中劫,或者稱為一個無數劫asa?kheyyakappa。然後這麼樣的四種無數劫就稱為一個大劫mahàkappa。我們說到的世界的週期從形成,然後再維持,然後再毀壞,再到最後毀壞了之後完全的不存在,這一個我們稱為一個大劫mahàkappa。也就是一個地球、一個太陽系,它們從形成到最後毀滅的過程。

    在這裡,我們講一講壞劫,壞劫就是世界的毀壞。

    世界會被三種所壞,第一種是被火所壞tejosaüva??a。當世界為火所壞的時候,從第二禪的最高那一層天的光音天以下,都將會被劫火所燒盡、所燒毀。被水所壞àposaüva??a,就在遍淨天以下,就是第三禪的第三層天以下的所有的世界、這些空間,都會被劫水所淹沒。而第三種壞是被風所壞vàyosaüva??a,從廣果天也就是第三禪、第二禪、初禪天所有的這些世間,都會被劫風所毀壞。

    那麼我們在這裡就簡單地講一講世界的毀壞。當我們這個世界在過了很漫長很漫長的時間,現在我們的這個時期是屬於哪一個時期呢?是屬於成住期,就是說,是屬於維持的時期。

    當過了很漫長很漫長的時候,當劫即將要壞的時候,最初在天空上就形成了一種稱為“劫滅”、“劫壞”的大雲。那個時候,就在百千億個輪圍世界,就下了一場大雨。那個時候人們都感覺到好像很滿足、很快樂,他們都取了他們的一切的種子來播種。但是當這些莊稼長到可以給牛吃的程度的時候,雖然雷聲仍然轟隆隆地響,但是一滴雨也不會再下了,這是世界的最後一場雨。

    從此以後,經過好幾百千萬年,天不再下雨了。那個時候,依賴雨水生活的那些眾生,命終了之後投生到梵天界。而依照諸花果生活的那些天人們,也是投生到梵天界。這樣又經過很漫長的時間,水都慢慢地乾枯了,很多在江河裡面的魚、蝦、龜等等都死了。這些魚蝦等等死了最終它們也會投生到梵天界,但是這樣的話不是又有矛盾嗎?不是說那些畜生,那些惡道的眾生,不能夠證得禪那嗎?其實並不是它們直接投生到梵天界的。這些眾生是先投生到天界,然後再投生到梵天界的。而且在劫將壞的時候,那個時候的人的道德很差,那個時候的人,幾乎可以說把所有的東西拿來都可以當兵器的。

    而在劫即將壞的時候,就有一個欲界的天人,他的名字叫做Lokabyuha(羅伽毗由赫)(《清淨道論·說神通品》)。他知道在經過百千萬年以後,這個世界將要毀壞了,於是他就穿著紅衣服,披頭散髮,做奇形怪狀的樣子,走在人行道上,哭著這麼樣在那邊嚷,在那邊叫,他說:“諸位朋友啊,各位朋友啊,從此以後的百千萬年以後,這個大劫將要被毀滅了!這個世間將要毀滅了!大海都要乾枯了!連大地和須彌山王都會被燒盡了,乃至梵天的世界都被燒盡了!朋友們哪,你們快點修慈吧!你們快點修悲吧!你們快點修喜吧!你們快點修捨吧!你們要孝順父母!你們要尊敬師長,要尊敬尊長!”

    當時那裡的人,他們聽了之後,大部分的人類和地居的天神,他們聽了都感到害怕,於是他們就不再經常在那邊爭鬥,在那邊互相殘殺了。他們的心開始變得柔軟,然後他們也開始修慈心,開始孝順父母等等。由於他們造了這些的福業,於是他們死了之後投生到欲界的天。當這些眾生在天界他們吃了天食之後,他們就以風遍來做遍,進入風遍的禪那,然後在他們的天壽過完了之後,就投生到梵天界去。

    而對於那些惡趣的眾生也是。惡趣的眾生即使是一個再惡的眾生,它們在過去生也必然曾經造過善業,這種業這個時候稱為後後受業,在那個時候成熟,使它們能夠投生到天界。然後在天界他們仍然也是證得了禪那,在天界證得了禪那之後,一切欲界的有情都可以投生到梵天界。

    當第二個太陽出現的時候,大地已經乾枯了。那個時候在這個世界已經找不到任何的眾生了,所有的眾生都已經死乾淨了,都已經全部死了,因為那個時候連水都很少了。第二個太陽出現的時候,那個時候已經沒有白天和黑夜的分別了,一個太陽升起,一個太陽落下。由於世界不斷地被這些陽光的熱力所照射著,所以在天上看不到一絲的雲霧,天空就好象鏡子那麼的平滑,沒有任何的塵垢,這個時候除了五大河之外,所有的小河的水都全部乾枯了。

    當第三個太陽出現的時候,連五大河都乾枯了。

    當第四個太陽出現的時候,連大河的源頭也乾枯了。

此後又經過了很漫長很漫長的時間,第五個太陽出現了。因為第五個太陽的出現,大海也乾枯了,連一點能夠想讓手指頭弄濕的水都沒有了。

    這樣又經過了很漫長很漫長的時間,第六個太陽出現了。因為第六個太陽的出現,整個輪圍世界變成了一團煙。由於煙吸去了一切的水分,不僅僅我們這個世界、地球是這麼樣,連百千萬億個輪圍世界也是這樣。

    又經過了很漫長很漫長的一段時間,第七個太陽出現了。由於它的出現,整個輪圍世界乃至百千億個輪圍世界都成了一團火焰,連須彌山在這個時候都慢慢地被火燒盡了。火繼續地上升,不斷地上升蔓延到四大王天,在那裡連黃金宮、珠寶宮全部都給燒掉了。燒掉了繼續再燒到三十三天,於是不斷地繼續燒,再燒到初禪地,然後把初禪的三個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也全部燒掉了。一直燒,燒到第二禪天,乃至第二禪天的少光天和無量光天都給燒盡了,一直燒到光音天為止。

    劫火燒盡了一切,只要還有一絲一毫的物質存在,這種火都不會滅盡,就在那麼一直燒,燒到這個世界沒有任何的物質存在。從那個時候開始,整個世界變成了一片的虛空,成了一大黑暗。

    就這麼樣,整個世界就經過很漫長的一段時間,我們說一個無數劫的時間,就慢慢的毀壞了,就被劫火所燒毀了。

    又這麼樣經過了很漫長很漫長的一段時間,世間又起了大雲。那個時候就準備又有一個新的宇宙慢慢地形成了。剛開始,這大雲就類似於宇宙塵埃,或者說類似星雲一樣的。那個時候,開始類似像下雨一樣,慢慢的這些水就變成了水柱,然後充滿了被之前的業火所燒盡的那個空間,全部都被水所充滿了。

    降了大雨之後,又起了大風,就把水吹成了一團,為什麼說這些風能夠把水吹成一團呢?這就好像在荷葉上面的水珠一樣,因為在水裡面有空隙,所以那些水能夠讓風吹進各樣的空隙,於是水由於風而凝成了一團。然後就慢慢地,這些水就慢慢地降落,當水慢慢降落的時候,梵天界就出現了。然後逐漸地出現了整個輪圍世界,然後又出現了我們所說的這個人類的世間、須彌山等等。

    後來光音天的那些天人,他們由於福盡,他們就投生到這一個世間。他們後來又貪著於在地上的一些稱為地味的,然後當他們吃了之後,他們的身體就逐漸地變得很粗重、變得很沉重,然後他們的光明也消失了。然後由於他們不斷地貪著於這地上的一些食物,就使他們的身體變得越來越粗,越來越醜陋。然而由於他們的身體越來越醜陋了,於是那些漂亮的會生起傲慢,就看不起那些醜陋的。於是,後來慢慢的人之間也有了分歧。然後,那些漂亮的人就越看不起那些醜陋的人,而醜陋的人也這麼樣,最後就形成了階級。

    本來大家都是平等的,後來就因為有了傲慢,有了一些貪欲等等。例如:當時的人本來他們只是收成在大地生長的一些莊稼、一些穀物,但當時有一些比較懶惰的人,他們就說:“哎,我們為什麼要早上要去收成、晚上要去收成?”於是他們把一些穀物收了很多,然後就存起來。存起來之後,變成很多的人也效仿,於是人就變得懶惰了。因為穀物收了,變成你如果收多了他收少了,他就不肯,於是,他們就開始劃分田地,你多了,我少了。

    因為他們有了存積,有了儲存,於是開始有些人不安分守己,就開始偷盜。然後當時的人就去譴責他。譴責他他仍然還不改過,於是就抓了幾次,後來這些人就開始學會撒謊了。由於撒謊,後來那些偷盜的人就經常給抓住。經常給抓住,人們就開始打他、罵他,這個世界道德就越來越差了。於是,後來人們選舉了一個稱為Ràja、一個王,他們就說:“該管的管,該罰的罰,該趕的趕,該殺的殺。”最初的那些部族首領,就是由人們所選舉出來,於是就慢慢地開始形成了人類,形成了階級。

    就這樣,世界又從形成經過了很漫長的一段時間,然後變成了世界的維持,我們稱為住,就是成住劫。

    這麼樣經過了又很漫長很漫長的時間,當我們這個世界到了一定的時間,例如:經過了一個無數劫之後,然後又這樣被毀壞。當一個世界被劫火燒盡了七次之後,第八次將會為劫水所淹沒。

    當世界將會被劫水所淹沒的時候,同樣的也是下了一場劫壞的大雨。這些大雨下到地上,就形成了積水,這些水帶有鹼性的。這些水慢慢地越下越多、越下越大,乃至最後充滿了整個輪圍世界,然後很多大地裡的這些物質、這些山河大地就被這些水所溶解掉。

    那個時候,那些水是由各方面的風所支持的。然後大地被水所淹沒,而須彌山也給水所淹沒,第二禪天也被水所淹沒,一直淹沒到第三禪的遍淨天。也就是說在大地、在世界被劫水所壞的時候,只要在這個世間上還有任何的物質,那麼這種劫水就不會退,一直淹沒到所有的世界都被毀壞為止。

    就這麼樣,世界每被劫火燒盡七次,就有一次被劫水所壞。這樣一共有七次被水所壞,到了第八次,就被劫風所壞。

    當劫風所壞的時候,同樣的也是生起了劫滅的大雲。然後他們不同之處,就是這個時候,生起的劫風把所有那些粗的塵埃、細的塵埃、細沙、粗沙全部都把它吹起來,最後連大岩石、大山全部都吹起來,然後吹到虛空裡面去。當它們吹到虛空裡面去就不會再落下來,就在虛空裡面碰撞,最後它們全部都碎為微塵,一直碰撞,碰撞最後連所有的世界都被劫風所毀。而這麼樣一毀,就連大地也被劫風所毀,連須彌山乃至所有的欲界的天、初禪天、第二禪天、第三禪天全部都給劫風所毀壞,一直到連第三禪的遍淨天都給毀壞為止,於是這個世界才成為一大虛空。

    就這麼樣,世界就是這樣的,不斷地形成又不斷地毀壞,不斷地形成又不斷地毀壞,這也就是佛陀所說的一切諸行必定是無常。而對於在世界被劫火所壞的,我們可以看在《增支部·第七集》裡面的《七日經Sattas?riyasuttaü》,那裡就講到這個世界被劫火所燒壞的。

    當然佛陀所講這些世間的毀壞,他並不是只是為了描述這個世間,他並不是為了談這個世間是怎麼樣的起源,是怎麼樣的毀壞,佛陀所講世間毀壞最重要的還是要說明Sabbe sa?khàrà anicca——諸行無常。我們今天講世間就講到這裡了。那麼我們明天再開始來講一個新的內容,講Kamma,講業。


 

Related Posts:

  • 八正道~Ven. U Puññānanda 八正道 Noble Eightfold Path 5 items TITLE LAST MODIFIED V001.mp3 2/1/14 U Punnananda Dhamma Talk 3 V002.mp3 2/1/14 U P… Read More
  • 法句經~Ven. U Puññānanda 法句經 Dhammapada 26 items TITLE LAST MODIFIED 01-Yamaka Vagga 雙品 1/26/14 U Silananda Bhikkhu 02-Appmada Vagga 不放逸品 … Read More
  • 阿毗達摩 第一講 阿毗達摩 第一講經典的結集及巴利語的起源     各位賢友、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德們,晚上好!在這一次的禪修營裡,我們將會利用晚上的時間一起來學習“阿毗達摩”。把整個“阿毗達摩”的精要講完需要大概兩個月的時間,所以我們要求這一次參加禪修營的禪修者最好能夠全程… Read More
  • 阿毗達摩 第二講 阿毗達摩 第二講佛教1500年、北傳佛教、藏傳佛教、正法五千年、三藏及“阿毗達摩”的來源     昨天我們開始了“阿毗達摩”這個課程,已經講到了什麼是佛教,佛教就是世尊的正法、律,而正法、律後來整理為三藏。我們講到了三藏的前面的三次結集。之後又再講到了上座部佛教是怎麼… Read More
  • 觀禪 攝業處分別品~Ven. U Puññānanda 攝業處分別品 - 緬甸 › 觀禪 31 items TITLE LAST MODIFIED 20. 色業處 - 十二特相 (1).MP3 1/20/14 Punnananda Dhamma Talk 1 21. 色業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