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8月 26, 2015

阿毗達摩 第十一講

阿毗達摩 第十一講 智慧之光、食生色及色法的轉起

    智慧之光、食生色及色法的轉起:今天我們爭取把色法的部分學完。昨天我們講到了業生色、心生色和時節生色。業生色是表現在有情、有生命的、動物身體上的色法,這種色法是由過去所造作的業帶來的,因此稱為業生色。心生色是由有生命體的有情的心念所產生的,諸如身體的動作、姿勢、語言這一類的色法稱為心生色法。時節生色法是無論有情或無情都擁有的一類色法。在有生命的有情身體裡面,業生色、心生色、時節生色,還有我們今天將會講到的食生色都有。但是作為沒有情識的物體,例如花草樹木,山河大地,這些只是時節生色而已。

    當禪修者在禪修的時候,無論是培育定力、無論是修觀,都有可能體驗到光。這種光到底是屬於哪一類的色法呢?換而言之,為什麼當我們修止、修觀,在修行的時候,能夠體驗到光呢?這些光是怎麼樣產生的呢?我們現在就先來講一講智慧之光是如何產生的。

    佛陀在《增支部》第四集《光明品》就是在141經一直到145經,一共有五部經裡面,佛陀這麼樣說:“諸比丘,有四種光,哪四種光呢?月光、日光、火光、慧光。諸比丘,有此四種光。諸比丘,此四種光中最為第一者,即慧光是。”

    在《增支部》的第四集裡面有五部經,用不同的語言來形容這四種光明。例如講到 àbhà指光明,講到pabhà是光明,講到àlokà 是光明,講到obhasa也是光明。這種種的語言來形容光明,或者形容光,形容明。佛陀講到有四類的光,一種是月亮的光;一種是太陽光;還有另外一種就是火光(火光就包括了用柴火燒的光,乃至我們現在所用的燈光,閃電的光)等等,都是屬於這一類的火光;還有另外一種是智慧之光。在這四種光當中,最上的、第一的就是智慧之光。這裡講到的智慧之光,並不是說光明第一,而是指在這四種光當中,對於佛陀的教法來說是最重要的。

    什麼是智慧之光呢?智慧之光就是由培育定力或者培育觀智而產生的光。到底這種光是如何產生的呢?一位禪修者在禪坐,當他在培育定力的時候,如果他持續的透過專注,他的心會變得越來越平靜、越來越專注,而平靜專注的心會變得越來越強,越來越有力。這個時候心裡面產生的一類色法稱為心生色法。心生色法裡面有八種色法,即地、水、火、風、顏色、香、味、食素。由於修習止和修習觀的心是很殊勝的心,例如禪那的心,當一個人入禪那的時候,這種心是很強有力而且是很殊勝的,由這種很強有力且殊勝的心所產生的心生色法也是很強的,這種心生色法就由禪那的心產生,由禪那心產生的色法稱為心生色法。這些心生色法在達到住時(生、住、滅的住時),裡面的火界可以產生許許多多的時節生色法,這個時候,禪修者就可以體驗到光。由於心生色法本身是一種很強的色法,這種色聚裡面有一種色法稱為顏色的,由很強有力的心產生的色法也是很強的,由於這種色法很強、色聚很強,於是裡面的顏色也變得很明亮;這種心生色法裡面的火界產生的時節生色也是很強的,這兩種色法都變得很強有力,於是我們就看到了、就體驗到光明,光明是這麼樣來的。

    同時,當我們在專注的時候,心生色法可以遍佈我們的全身。由心生色法產生的時節生色法也可以遍佈我們的全身,不僅僅可以遍佈我們的全身,而且還可以擴散到體外,這是時節生色。當一個人的定力越來越強,那麼他的心就越來越強有力,他的心越專注,由於心越專注所產生的心生色法也越強,同時裡面的時節生色法的顏色也很明亮。由於心生色法裡面的顏色很明亮,再加上由這種心生色法所產生的時節生色法的顏色也很明亮,於是隨著定力的提升,禪修者就體驗到光,光是這麼樣來的。

    例如在專注呼吸的時候,無論你是什麼人,你是西洋人、你是東洋人、你是中國人、你是東北的、北京的、上海的、廣東的,無論是哪裡來的人,只要修行的方法正確,即使你完全不去理會光或者你沒有這樣的概念,但只要你的定力提升,都能夠體驗到光,這就是為什麼有一些禪修者,他們沒有接觸到一些很傳統的修行入出息念的方法,自己也嘗試去修,有時候都會說他們能夠體驗到光,只不過沒有人指導而已,沒有人教導他們如何在這種基礎上進一步培育定力。只要定力提升,光的出現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對於我們在禪修的過程當中,沒有光也不要哀歎:“為什麼我現在還沒有見到光,為什麼還沒有禪相?”為什麼?定力還不夠。有些禪修者在禪修的過程中隨著專注力或者他過去生曾經修過這種方法,這就是他的巴拉密。當他在專注的時候,很容易就出現光,即使他說:“我不要光。”但是光還是會出現。為什麼?這是由於心產生的,同時也由於心所產生的時節生色而產生的。由於這些色法,這些色聚一代接一代的生起,於是我們會感覺到好像光明持續都出現,隨著定力的提升,光會越來越明亮,就是這個道理,光會越來越明亮,原因就是心越來越強,定力越來越增加。在修止的階段,禪修者會體驗到光。

    對於禪修者來說,畢竟這裡的光是屬於心生色法和時節生色法帶來的,而心生色法又是由我們的心想而生的,是不是?所以不同的人對於這裡的禪相體驗也不同,有的人感覺好像白霧,有的人感覺好像晨星,有的人並不一定是以光的方式出現,它好像寶石或者好像剛從烏雲裡面飛出來的白鶴一樣或者感覺好像玫瑰花。有些禪修者的禪相,是呈藍色的,淺藍色的,像天空一樣的或者紫色的,為什麼呢?因為禪相是由心想而生。所以這裡講到的光是屬於心生色法和時節生色法產生的光。修vipassanà的時候也會體驗到光。在禪修者的觀智越來越強的時候,他也自然而然能夠體驗到光。例如說修到思維智(沒有到生滅隨觀智)階段的禪修者,只要他一觀照諸行法,觀照它的無常、苦、無我,很快的也會體驗到很明亮的光。在生滅隨觀智的初期階段,由於這種光明是很殊勝、很晃耀,甚至會使一些禪修者誤認為這個可能就是涅槃。所以在生滅隨觀智的初期階段,有一個階段會產生十種觀之染,就是vipassan’upakkilesà,修觀的隨煩惱。其中第一個就是光明,就是說只要禪修者對這種光明有貪染,或者他誤認為這個就是涅槃,這就叫做隨煩惱。

    無論是培育定力,還是修觀而培育慧,只要心很強,都能夠產生光,這種光是由心的強度而產生的。現在有很多的禪修者,就是最近幾天,有些禪修者報告,他說:“光很刺眼,太刺眼了。”有好幾個禪修者說眼睛會痛,為什麼會這麼樣呢?不要去抗拒這種光,當光只要還沒有變成禪相,你不用去理會它,你置之不理就可以。光由它來,你不要去看它。因為我們知道這種光是由心生色法和時節生色法產生的,它並不是我們眼睛所看的物件,而是我們心覺知的物件,所以不用擔心,它不會刺傷眼。也正如有一個禪修者,他在修行還沒有達到禪那之前,就是擔心他的眼睛被光刺傷,其實不會的,而且也不可能的。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剛才講到的佛陀提到的四種光:月亮光、太陽光、火光、它們和智慧之光不同。智慧之光跟前面那三種光,它的產生原因不同。月亮光、太陽光和火光、燈光等等,屬於什麼?時節生色。時節生色是沒有生命的光。我們的心有沒有生命?我們的心有生命,特別是為什麼稱為智慧之光呢?當我們的心專注,無論是專注禪相培育定力,或者去觀照諸行法的無常、苦、無我培育觀智,這種名聚裡面有一種稱為慧根的、無癡的,它是很強的,這種光主要是由這種心生色法——慧根產生的,所以我們稱為智慧之光,叫做 pa¤¤āloka 或者pa¤¤ā obhasa。這種慧光、智慧之光由於是由心產生的,在心產生同時也會有時節生色,所以我們看到的禪相或者在修觀的時候體驗到的光是有生命的光,它不會像外面的光一樣有殺傷力,如果是太強的光的話,會刺傷眼睛。這種智慧之光是有生命的。

    外面的光包括月光、日光、火光,由於是時節生色,它是我們什麼根門的所緣?眼門的所緣。但是智慧之光是什麼門的所緣?意門的所緣,就是我們心所對應的所緣,而不是我們睜開眼睛。你睜開眼睛,可能光就不見了,你看到是外面的光;你閉上眼睛可能光會很強,為什麼?這個是意門的所緣。因此大家不用擔心,也不要弄錯物件,搞錯所緣。一個人所體驗到的智慧之光跟一個人的心的強度有關,有時候也跟一個人的福報(業)有關。在經典裡面經常會記載佛陀在世的時候,到了深夜,就是到了中夜、後夜時分,經常會有些天人去見佛陀。在經典裡面描述,當這些天人去見佛陀的時候,他的身體會發出很明亮的光。

    例如:有位天人,他來到了祇陀林,那個時候,他在深夜的時候來到,然後他的身體發出很殊勝的光明,這種殊勝的光明照亮了整個祇陀林給孤獨園。為什麼天人會有這種光?或者有一些有天眼通的人看到的天人會像一團光明一樣,為什麼呢?這是他們的業產生的。一切的佛陀都會有身光。現在我們塑佛像,不可能把佛像的身光塑出來,所以在後面就會用一些背光象徵、用一些投光表示,這其實就是表示佛陀所發出的身光,我們的佛陀身光有多少?知道嗎?我們的佛陀的身光是八十肘那麼長那麼寬(等於20旬那麼寬),這個是釋迦牟尼佛的身光的範圍。

    在過去有一位佛叫做吉祥光Ma?gala Buddha ,他由於過去在行菩薩道、在修巴拉密的時候,曾經用頭燃燈來供佛,所以由於這一種果報,在成佛的時候,他的身光能夠散播到一萬個輪圍世界那麼大,這就是過去叫做吉祥佛的身光。為什麼他有那麼強的光明呢?這是由於他的果報,他的功德的關係。

    不同的天人由於他們的果報不同,所以身光也不同。例如在《長部》有一部經典,那部經典叫做《Janavasabhasuttaü》,就講到了當時諸天經常會聚在法堂,這個時候,他們發現到在天邊出現了一個很強的光明,然後常童子梵天來了,常童子梵天來的時候,他還必須得經過變化。因為他是屬於梵天人,去到欲界天假如不變化成一般普通的天身的話,那麼無論他的身體的光明或者身相的莊嚴都會使那些天人很害羞,因為梵天人的業很強,他的身光也很光明。

    這是一位禪修者在修行止或修行觀的時候所能夠體驗到的光,這些光其實就是由於心生色法和時節生色法產生的。

    我們下面再講另外一種色法的生起之因,是食生色。當食物被吞下的時候,受到消化之火與食物吞下時外來食素的支助之下,體內的食素即能夠產生食生色。這種色法是由於吃下去的食物所產生的,所以我們稱為食生色。例如當我們在感到肚子餓的時候,就會怎麼樣?會渾身乏力,沒有力氣,感覺到很疲勞,在禪坐的時候想要精進都提不上勁,是不是?一旦吃了一點東西,饑餓就很快消失,體力很快恢復,為什麼會這麼樣呢?

    因為當食物被我們吃進胃的時候,立刻就被消化之火包圍,消化之火就類似於我們所說到的胃酸、消化液,當吃下去的食物被這些消化液所包圍的時候,消化液裡面有一種叫做命根九法聚,裡面的火界是很強的,這個就稱為消化之火。當食物作為外在的時節生色已吃到胃裡面,被這些消化之火所支助著,就能夠源源不斷地產生若干代的食生色。

    我們看它們是怎麼樣產生的?例如這個是食物,當食物還是處在外在的時候,食物是屬於什麼色法?時節生色。也就是說它是屬於沒有生命的物質。這些食物都是由許許多多的時節生八法聚所組成的。當這些食物被我們吃下去,經過咽喉,在嘴巴裡面嚼的時候,它還是以時節生色為主,雖然我們的唾液裡也有消化之火,那個時候已經開始消化了,但是它還不完全,一直到胃裡面,當這些食物被吃進胃裡面的時候,還是以時節生八法聚為主,所以在胃裡面還沒有經過消化的食物還是時節生色。

    我們再看時節生色是怎麼樣產生的?這是吃進胃裡面的食物,我們就取其中的一粒色聚,它是屬於時節生色。在這些時節生色裡面,只有八種色法,即地、水、火、風、顏色、香、味、食素。食素就是這一粒色聚裡面的營養素。一旦食物被吃進胃裡,胃裡面就會有一種消化之火(命根九法聚裡面的火界),外在的支助這一粒時節生色(即食物裡面的食素),然後就產生新一代的食生色。

    而當這新一代的食生色裡的食素又在消化之火和外在的食生食素的支助之下,又產生了新一代的食生色,當這新一代食生色裡的色聚又在外來的這些消化之火和食生色聚裡的食素支助之下,又產生了新一代的食生色聚。然後這新一代的食生色聚裡面又在外來的食生食素和消化之火的支助之下再產生新一代的食生色聚。然後這新一代的食生色聚又在外來的食生食素和消化之火的支助之下再產生新一代的食生色。於是我們就感覺到好像吃進去的食物很快就被消化,然後我們身體很快恢復體力,就是這樣的。

    當食生食素在我們的胃裡產生之後,它會一代一代不斷地產生,然後這些食素很快就可以擴散到我們全身不同的地方——根門,也就是說當我們感到很饑餓的時候,哪怕吃一點點東西,立刻就可以把饑餓消除。為什麼?因為哪怕是吃一點點東西,很快就被我們的胃消化,用我們平時的話來說,就是被胃消化,然後裡面的食物就變成了營養,很快就散佈到我們的全身。

    當食生色聚擴散到眼睛時,眼十法聚裡的食素在得到了這些外來食生食素和消化之火的支助,能夠產生新一代的食生八法聚。新一代的食生色聚裡面的食素在得到外來食生食素和消化之火的支助又能產生新一代的食生八法聚。

    我們再看它們是怎麼樣支助的?這一粒是眼十法聚,也就是說這一粒色聚是屬於業生色,業生色裡面有沒有食素呢?也有。眼十法聚裡面有十種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顏色、香、味、食素、命根和眼淨色。這一粒色聚和我們剛才講到吃進胃裡面的食物是不同的,吃進胃裡面的食物是時節生色,就是外在的物質、食品、食物。當我們吃進的這些食物已經被消化了之後,如何支助我們的身體,讓我們的身體感覺好像擁有體力、擁有能量。

    我們就看一看,這些吃進去的東西被消化之後,營養是如何擴散到全身的,如何來支助我們的業生色的?

    當這一粒眼十法聚裡的食素在得到了外來的食生食素和消化之火的支助,裡面的食素就能夠產生新一代的色聚。由於這新一代的色聚是屬於眼十法聚裡的食素所產生的,所以它叫做什麼色?它叫做食生色。這一粒色聚,原來的色聚是屬於業生色,但一旦是由食素產生的,這裡的食就是食素的食,它所產生的色聚就稱為食生色聚。這一粒食生色聚又在外在的食生食素和消化之火的支助之下,又產生了新一代的色聚。這新一代的色聚由於還是屬於這一粒色聚裡面的食素產生的,所以也是屬於食生色聚。

    這是第一代的食生色聚,由第一代的食生色聚所產生的是第二代的食生色聚;第二代的食生色聚又在外在的食生食素和消化之火的支助之下,產生第三代的食生色聚;第三代的同樣在食生食素和消化之火的支助之下產生第四代,乃至產生第五代的食生色聚。這麼樣一代一代的產生下去。

    我們在前面講到食生色,有些色聚產生的代數不同,在講到食生色的時候,它往往可以產生十到十二代。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吃下去的食物,一般能夠支助我們七天,也就是我們一天吃下去的食物,它一直不斷地一代一代的產生,雖然作為一粒色聚來說,它只能夠產生十到十二代,到了最後一代,將不會再繼續產生。但是,由於新一代的色聚裡還會再繼續產生,於是吃下去的食物可以維持七天。對於天界的食物來說,假如灌進人的身體,它可以維持一兩個月那麼久的時間。

    下面我們再來看這張表(表二),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學了色法的四種原因。

    第一種色法是由業而生的。由業帶來的、產生的色法有九類。也就是說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性別等等。這些都是由業產生的,作為色聚來說,一共有九類:即眼十法聚;耳十法聚;鼻十法聚;舌十法聚;身十法聚;女性十法聚;男性十法聚;心所依處十法聚和命根九法聚。

    作為心生的色聚來說,一共有六種:

    即純八法聚,就是心生純八法聚;身表九法聚;輕快性等十一法聚;身輕快性等十二法聚;語表十法聚;還有語表身輕快性等十三法聚,這些是心生色法。對於輕快性,就是十三個,因為擁有輕快性就必定會伴隨著擁有色柔軟性和色適業性,擁有這些的心生色法就好像我們所說到的,人逢喜事精神爽,眉飛色舞等等,這一類的叫輕快性。

 對於時節生色,一共有四種時節生色:即時節生純八法聚,就是我們一般看到的物體;還有聲九法聚,聲九法聚就例如風聲、汽車聲、敲打聲、裝修發出來的聲音,走路發出的聲音等等,這些都是屬於時節生色,這是由於它伴隨著聲音,而聲音的產生是由什麼來的?是由於地界和地界互相碰撞產生的,所以在這一類的色聚裡面再加上一個聲音成為聲九法聚;如果再加上輕快性、柔軟性和適業性,就是八法聚再加上這三種的話變成十一法聚;如果再加上聲音的話,變成十二法聚。

    而對於食生色來說,只有兩種:

    一種就是純粹是食生八法聚;另外一種是再加上輕快性、柔軟性和適業性成為十一法聚。

    這是四類的色法,一共有二十一類的色聚。

    下面我們再來學一個新的內容,色法的轉起。

    色法的轉起就是說色法在不同的生命界,它是怎麼樣開始產生的呢?

    在講色法轉起之前,我們先來講一講有情生命的誕生方式。所有的有情有幾種誕生方式呢?四種。哪四種呢?胎生、卵生、濕生、化生(胎、卵、濕、化)。

    胎生的意思就是有一類的眾生是從母胎產生出來的,需要經過母親懷孕若干時候才誕生的,是經母胎而產生,所以稱為胎生。例如人,牛、馬等等的哺乳動物是屬於胎生。

    卵生就是有一類的眾生、有情是通過母卵而產生的,也就是母親在生產的時候,不是一生產出來就成形的,而是通過卵的方式,然後再經過卵的孵化或者自然達到了一定的階段它才產生的。因此有時候在經典裡面稱為兩生子,就是從母胎裡面出來是一種生,然後再從蛋殼裡面出來,是第二次生,所以稱為兩生子。例如雞、鴨、鵝,鳥、蛇、烏龜等等,這一類是屬於卵生。

    第三種是濕生。濕生是一類極其低等的動物、畜生,有時候它好像自然生的,其實它還是屬於濕生。這一類低等的,例如如果我們把一條魚放在密封的地方,然後等這條魚腐爛了之後,它就會長出蟲子來;或者好像在糞坑裡面的糞蟲,這一類還是屬於濕生;或者有時候會在一些牆角、或者以前農村會放一些缸、罐什麼的,如果在缸、罐子外面,它周圍積有一些土的話,假如把那缸移開,可能裡面會有蚯蚓。這就是屬於濕生。

    還有一類是化生。化生並不用經過母胎,由它的業報自然而呈現的。在這些生當中,不同趣的有情也都有不同的生。先講我們人類,我們人類有多少種生?人類現在來說只是有一種,是胎生。但還有沒有第二種可能?試管嬰兒,是吧?還有劫初(在世界開始)的人,是屬於化生的。假如現在,當然現在不允許克隆人了,如果克隆人,他應該是屬於沒有經過母胎、沒有經過卵,是屬於濕生一類的。馬、牛、羊、狗、豬、貓也是屬於胎生。是不是?如果是雞、鴨、鵝、鳥類、蛇、龜,是屬於卵生。一些低等的生物,例如水如果放久了,裡面會有些蟲,這一類是屬於濕生。就是雞、鳥是屬於卵生,而低等的動物是屬於濕生。

    作為化生來說,就包括所有的梵天人,還有很多高等的天人。因為地居天也有可能是卵胎生的,也有可能是化生的。但是作為高等的天人都是化生的。一切地獄的有情屬於什麼生?也是化生的。有一類的鬼類,化生也有,胎生也有,乃至卵生也有,但是不多,多數還是以化生為主。一般上我們人的肉眼是看不到化生有情的,化生有情多數是透過天眼來看到的。

    生命有這四種的誕生方式。這些生命,除了無色界梵天人之外,其他的生命都擁有色法,也就是說擁有物質的身體——色身。

    這些色法在不同類的生命是如何開始產生的呢?我們先來講色法,就是色身在不同類的結生方式當中,它是如何產生的。

    在欲界地、欲界有情裡面,四種生都有。欲界包括了從低到高:地獄、畜生、鬼、阿修羅、人跟六欲天人,一共有十一界。

    我們先討論化生的有情。

    在欲界地裡面化生的有情有天人和鬼類,也包括了所有地獄的眾生和很多的阿修羅。這一類在生命一開始的時候,已經同時具足了眼、耳、鼻、舌、身、性根色和心所依處十法聚,也就是說由於化生有情是由業帶來的、業果帶來的,它一生起,同時就具有這七類的業生色法。人類必須得經過十月懷胎,或者說九月懷胎,但化生有情一出生立刻就眼、耳、鼻、舌、身跟性同時具備、具足的。例如天人,如果投生為天子devaputta,他就擁有男性根;如果投生為天女,她就擁有女性根色。

    對於胎生的有情,包括了現在幾乎所有的人和部分的比較高等的畜生。這一類的胎生的有情在剛開始結生的時候,並不是一下子身體就成形的,它在一結生,就是剛剛擁有生命那一刹那,擁有三十種業生色法,即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和心所依處十法聚。眼、耳、鼻、舌等十法聚就不斷地在生命期間、在母胎期間逐漸地具足、也逐漸的長成。

    對於人類來說,一旦在剛開始投生的時候,性別已經決定了,你是男的,你就是男的,你是女的,就是女的。對濕生的有情,在結生的時候,最多有七類的業生十法聚,即眼、耳、鼻、舌、身、性根和心所依處十法。最少的時候只有舌、身、和心所依處三種十法聚。有一類很低等的畜生、動物,它們一出生,只有嘴巴可以吃東西,只有身體和心臟,沒有眼睛、沒有鼻子、沒有耳朵。蚯蚓有沒有眼睛?沒有眼睛,蚯蚓有沒有耳朵?也沒有。蚯蚓有沒有鼻子?沒有。它只有嘴巴可以吃東西,只有身體,你碰到它,它就會跳動、彈跳,這是一類很低等的濕生動物。但有些也是比較高等的,例如蒼蠅之類,它也有眼、也有耳、也有鼻,它的鼻也許是它的觸角,它的舌頭等等。

    如果我們以人為例子,在結生那一刹那,就同時擁有了三十種業生色法: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和心所依處十法聚。在結生了之後,由於業還繼續會產生作用,使我們投生為人的這種業,在我們這一輩子都會持續產生它的作用。雖然業在造下的時候已經滅去了,但是所產生的力量在我們的生命界還是能夠產生作用,會直到我們的生命結束為止。在結生心滅去之後,業生色持續不斷地產生,結生心滅去接著產生的是有分心,在有分心的生時,在生起那一刹那,就開始有了心生色法。而時節生色法,是在結生心達到住的時候,就開始產生了時節生色法。對於食生色法,惟有母親吃下去的食物經過母親消化之後再傳送到胎兒,第一次傳送到胎兒那個時候開始,這個胎兒開始有了食生色法。在生命期間,業生色、時節生色、心生色、食生色,這四類色法就猶如河流一般持續不斷地生滅、生滅的流下去,一直到一個人壽命的終結。

    一個人的業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地減弱,也就是說在一個人還很小的時候,眼聰耳明,記憶力也好,學習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好,但是到了三四十歲之後,記憶力可能就開始衰退了,學習能力、理解能力也慢慢地走下坡路了,身體也走下坡路了,為什麼?因為業的效力已經慢慢開始減弱了。

    到一個人即將臨終的時候,在死亡心生起之前的第17個心識刹那,那個時候業生色就不會再繼續生起,為什麼呢?因為在死心生起之前的第17個心識刹那,業所產生的色法一直可以維持到死心(因為色法的壽命是17個心識刹那),然後和死心同時滅去,就宣告著這個人的業已經消盡了,這個人的命根已經斷絕了、身體死亡了、生命終結了。當一個人死了之後,由於沒有心了,所以心生色法也不會再生起了,由於已經不會再消化了,也沒有食生色了。所以當一個人在死心一現起,那個時候開始,心生色法就在死心之後第17個刹那滅去。對食生色也是,在他已經死去,他的消化系統已經不會開始工作。所以當一個人死了之後,一具屍體既沒有業生色,也沒有心生色,也沒有食生色,剩下的只是一堆時節生色,乃至到腐爛。

    這樣,我們再聯想起中國人,還有古代的埃及人,為了保全屍體,認為屍體還會有生命,在屍體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如果我們用阿毗達摩,用佛教的眼光來看,這是一種很愚蠢的行為,是不是?保全屍體就是保全一堆時節生色而已,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一把火燒了,乾脆。

    對於死亡的定義,佛教有很清楚的判斷。佛教說的死亡就是死心一旦生起,就宣告一個人完全的死亡。但是現在醫學上對於死亡的判斷,可以說眾說紛紜。有的人說是腦死亡,有的人說是心臟停止跳動,或者說腦電波開始成一條直線,或者心電圖開始呈一條直線,到底現在醫學是以哪一種為標準呢?我曾經跟一些醫生討論過這個問題,他們也有不同的說法。但是按照佛教來說,就很肯定。例如佛經講到的:壽、暖、識的離散。壽就是命根jīva,巴利是一樣的,我們翻譯成命也好,翻譯成壽也好。暖就是火界,屍體、死屍就不會有消化之火,不會有體溫。還有識,就是心識,已經也沒有了。

    佛陀在《法句經》裡面講到:“一個人死了,屍體就丟棄在墳場,猶如木頭,猶如石塊一樣。”屍體只是一堆時節生色,那時你去燒它,去砍它,它也不會痛,你去拜它,去供養它,它也不會張開嘴吃。如果他真的拿手去吃,你可能會嚇到。在人的生命當中,色法就是這樣不斷地生滅、生滅。由於色法的生滅有一定的相續性,所以感覺好像一個有生命的人是可以存在的。

    對於人類來說或者對於生命來說,業生色是最初生起的,然後第二生起的是時節生色,第三生起的是心生色,第四個生起的才是食生色。在一個人生命快終結的時候,可以說業生色最先消盡,然後心生色和食生色也消盡,最後剩下的是一堆時節生色,一堆時節生色一直到這個人的屍體腐爛、碎為粉末,散在空氣當中,那時就宣告著這一個人的色法已經完全的消盡了。

    我們再看一看梵天人,梵天人(色界的梵天人)也有色法。色界的梵天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一般普通的梵天人,還有另外一種是無想有情的梵天人。無想有情的梵天人,由於他們沒有心識,並沒有心生色法,他們也不用吃東西,沒有食生色法。雖然他們也是由業生的,但是無想有情天人,由於他們不用看、不用聽,他們也沒有眼淨色、耳淨色,他們只有命根九法聚而已。這個是屬於很特殊的梵天人。

    一般投生到無想有情天的梵天人,多數都是一些修外道無想定的,有一類的外道,他們認為心是痛苦之源,就在培養了定力、達到很高層次的定力之後,他們懷著對想、對心想極其厭惡,想要去掉心想的心去培育第四禪,當成功了第四禪之後,於是在第四禪當中,他們的心流完全斷了,進入的是無想定。他們以為這個就是解脫,就是涅槃。因為在他們入這種無想定之後,完全沒有任何的感覺,只感覺到好像心流也斷了、生命也斷了,但他們還可以出定,所以他們認為這個就是可以證到的最高的解脫境界。由於他們這種定是由定力來壓,就是用定力來斷除心想的,但他們沒有斷煩惱。斷煩惱必須得通過很系統地修習觀智才能斷煩惱,如果只是培育定力,即使他的定力再強,他可以把心流決意為中斷,但是煩惱還是好像大石頭壓著草一樣,一旦遇到因緣還是能夠生起,所以這一類的有情、這一類的人所修的定叫做無想定。當這種有情的業成熟了,就投生到梵天界,因為他培養的定還是屬於色界的禪那,培養了這種定,他的果報就是投生到無想有情天,無想有情天的壽命多長呢?五百個大劫,非常漫長、非常漫長。在無想有情天裡面,他們沒有心,只是一堆命根九法聚而已,還有時節生色,他們也沒有心生色法,也沒有食生色法。這也就是佛陀所說的八難其中的一難。

    但作為梵天人來說,梵天人從一出生的時候開始,他就有了眼、耳、心所依處、命根九法聚。由於梵天人所投生的地方是屬於色界,所以他並沒有飲食、男女、睡眠等等的欲樂。對於天人(欲界的天人)來說,如果一個有情投生到天界,投生為欲界的天人,他可以欣賞到很漂亮的東西,例如亭臺樓閣、一些宮殿、很寬敞的宮殿,他們經常可以聽、可以欣賞一些很美妙的天樂,他們可以聞很美妙的天香,他們可以嘗很美妙、殊勝的天食,他們還有男女的欲望,天男、天女經常遊戲、玩樂。他們可以穿很漂亮、很柔軟、很舒適的衣服,例如在天界有很多的水,可以洗澡,裡面的水也有種種的清涼、很微妙、香甜等等,那邊的空氣也是很舒適,這些都是屬於欲樂的享受。這個是欲界天人的果報所產生的。

    但是作為梵天人,梵天人就沒有這樣的享受了。因為梵天人是沒有欲樂的,在整個生命期間,梵天人不會生起對欲樂的任何貪求,同時也不會生起一絲一毫的嗔恨心,乃至連恐懼都沒有。梵天人有眼睛,他還是可以看,還是可以看到很美妙的東西,但是他不會生起欲貪,不會生起欲求。他也有耳朵可以聽到聲音,但是他不會去貪著那些美妙的聲音。雖然梵天人有鼻子,不過他沒有鼻淨色,所以鼻子只是外形而已。他還有嘴巴,但嘴巴不用吃東西,嘴巴只是外形。他有身體,但是他不會觸到任何東西,梵天人的身體沒有觸覺,因為沒有身淨色。正是因為沒有身淨色,所以梵天人不會享受柔軟、清涼、舒服、溫暖等等的感覺,而且他也沒有任何的病痛,因為所謂的病痛都是由於有了身淨色,就是有了身體,有感覺才會有的。頭痛、腳痛、腿痛、肚子痛、胃痛,這些都是由於擁有了身淨色才會有。但是梵天人沒有這些痛,所以他既不能享受身體的那種微妙欲樂,也不會經受任何身體的疼痛,因為他們沒有身淨色,身體只是一個外形而已。由於成為梵天人是由入定,禪那善業所帶來的,因此他的福報很強。梵天人有眼睛,所以當佛陀出世的時候,梵天人可以來見佛陀,例如我們在《長部》經典裡面或者在《律藏》裡面看到,當佛陀剛剛成正覺的時候,他不想說法,誰去請佛陀來說法?梵天人Sahapati來請求佛陀說法。


    因為當時佛陀一覺悟之後,他發現他所覺悟的法是甚深微妙的,而這個世間的人都是被無明、貪愛所蒙蔽,他所說的法是逆向世間的,因為世間所追求的、所歌頌的、所讚歎的是貪、嗔、癡,但佛陀要教育我們放下的就是貪、嗔、癡,所以佛陀的教法是逆世間的。那個時候佛陀想到這一點,他不想說法,任何的佛陀都是這麼樣。然後梵天人來請,為什麼梵天人知道?因為他有眼睛。當佛陀在初轉*輪的時候,當佛陀在三十三天講阿毗達摩的時候,十萬個輪圍世界的天人和梵天人都會來見佛陀,聽聞佛法。所以梵天人還是可以聽聞佛法,還是可以親見佛陀的。例如佛陀在講《轉*輪經》——第一部經的時候,來自十萬個輪圍世間的天人和梵天人都來聽法。那個時候,在人間只有一個人證得了初果,他是誰?阿若憍陳如,只有他一位。但是,有許許多多的天人和梵天人在聽了佛陀說法之後,都證得了不同程度的果位。但是作為無想有情天人和無色界天人就不能夠來了,這也就是他們的八難。這裡的難是指他們不能夠聽聞佛法。即使聽聞佛法不能夠生信,不能修行,這是難,難就是障礙的意思。對於無色界的有情,由於他們沒有任何的色法,所以我們不用去討論無色界天人的色法的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