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心禪悅fb粉絲專頁

即時修行概念及訊息的分享!

一葉蘭若心學網

早期提供對治煩惱訋網站!

心聽

簡單的禪修及佛教概念!

身心靈和諧之旅

線上身心SPA療愈和靜心指導!

賞心禪悅fb社團

網路線上禪修課程探討的連結!

淨觀精舍

專精襌修的開放空間!

星期四, 8月 14, 2014

運動的過程

從心、根、境的過程中,
運動本身就是一個平衡的過程,也是無我的過程。

文~果聞正解 比丘
部落格網址 http://ddmgwens.blogspot.com/
身心靈和諧之旅 http://home.educities.edu.tw/gwensddm/bms/
賞心禪悅專頁 http://m.facebook.com/gwensddm 
PS.請記得在專頁的(按住讚鈕)裡面將(追蹤打勾)才能收到禪修訊息!

星期三, 8月 13, 2014

四念住的整合修行

四念住 的一個核心特性,是如實地覺知現象生滅的改變過程及現象生起的影響進程。雖然,這種覺知, 會從粗顯的往細微的層次自然地推進;但是,在實際修習時,是以當下最明顯的感知範圍進行覺觀,並進展成全面性且靈活的發展念住,這樣的發展或許與經上的次第會有不同,但不管它們以任何的次第發生,都應當包括四念住經驗的全部層面。也就是在修道進程中,每一個念住之間,都具有持續的相互適切性。
在《念住 經 》所列的各種禪法,可以被視為是相輔相成的。禪法修習的次第, 則可以因修習者個人的需求而有所更動。
四念住不僅互相增上,也可以被整合在其他單一的禪法修習中。在《安那般那念經 》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此經描述 如何以這種包括全部四念住的方式,來發展觀呼吸。 這個解說顯示: 在單一的禪法修習中,具有全面地結合全部的四念住的可能性。
                                                       以下說明文章摘自《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
《念住經 》中的隨觀,從粗顯的經驗層面進展到細微的。然而,應當謹記在心的是:此部經呈現的是念住的理論模式,而不是個案研究。 在實際的修習中,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去組合經典中所描述的不 同的隨觀。如果有人認為經典中所描述的進程,就是規定了發展念住 的唯一可能的先後順序,那將是個誤解。
在實際修習時,念住隨觀的彈性交互關係,可以用一個好像穿過念住的「直接之道 」所切出的橫切面來解說。這樣的橫切面,就像一朵 十二片花瓣的花朵(參見下圖15-2),將隨觀的主要對象(此處以觀呼吸為例 )組成「花朵 」的中心。
圖 15-2 念住隨觀的動態交互關係

隨觀的動力,在任何時刻,都可以從對於禪修主要對象的覺知,導 向其他的念住修習;然後再回到主要對象。也就是:例如,從覺知呼 吸的過程中,覺知可以轉向身、受、心、法的範圍內,任何一個其他 的明顯出現的對象;然後再轉回呼吸。另一種情形是:如果新生起的禪 修對象需要持續的注意和更深的審視,在此狀況下,這對象就能成為 這朵花的新中心,而前一個禪修對象則轉變成花瓣之一。
四念住中任何一種禪法的修習,都可以作為觀禪修習的主要焦點, 而通往證悟;同時,某一種念住的禪修,可以與其他念住的禪修相連 結。這顯示了念住架構的彈性,這架構容許修習者依據自己的個性及 修習發展的程度,作自由的改變和結合。在這種理解下,修習念住, 應該不是修習這個或那個念住的問題;而是既要隨觀某個念住,也要隨觀其他的念住。事實上,在較深入的修習階段,當修習者能安住於 「無所倚賴,且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 」之時,念住的修習,就能從 任何特定的對象或區域,進展到越來越全面的隨觀,這包括經驗的全 部層面。從圖15-2 的表達來看,〔念住修習的進展就像一朵花 〕,當 即將日落時,這朵花的十二片花瓣慢慢地合攏在一起而成為一個花苞。 依照此一方式修習,念住就成為一種檢視─從 「 教 法 」( Dhamma) 的觀點,對自己當下的經驗,包含其物質的、情感的和心的面向,而 作整合四個層面的檢視。依此方式,在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上,修習 者當下的經驗,就成為一個迅速進展的機緣。
修道的初學者,一開始就被鼓勵應該立刻修習念住,或許已是令人 吃驚的事。 然而,佛陀和已經完全證悟的聖弟子,仍然必須進行念住 的修習,恐怕是更令人吃驚的事。已經體證究竟目的﹝涅槃﹞的人, 為什麼要繼續以念住來修習?
答案是:阿羅漢繼續觀禪的修習,是因為對他們而言,這就是排遣 時光最適宜且最愉悅的方式。精通念住,且伴隨著樂於獨處,確實是 阿羅漢與眾不同的素質。一旦真正的不執著開始啟動,持續的觀禪修習,就成為喜悅和滿足的泉源。因此,念住不僅是通往目標的直接之 道,也是已經達到目標的圓滿展現。借用經典中詩意的語言來說:「道 和涅槃合而為一,就像一條河流匯入另一條河流。」

星期五, 8月 08, 2014

風動心動

風有時可能是暖和 ;
有時是冷的 ; 有時可能是潮濕的 ; 有時瀰漫著灰塵。

同樣的,在我們這個身體裡面,
有不同類型的感受生起。

有時是喜悅、舒服的感受 ; 有時候顯得平淡乏味 ;
當然也會有讓人苦惱的感覺出現的時候。

這些感覺猶如天氣的變遷一樣,

誰會對這樣的天氣咆嘯怒吼?
這是不是很愚痴的事呢!

文~正解 


部落格網址 http://ddmgwens.blogspot.com/
身心靈和諧之旅 http://ddmgwens.pancakeapps.com/
賞心禪悅專頁 http://m.facebook.com/gwensd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