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五根平衡~)
五根又稱為五力,而攝持五力是依於不信之義來攝持信力,依於懈怠之義攝持精進力,依於放逸之義攝持念力,依於掉舉之義攝持定力,依於無明之義攝持慧力。這就是平衡五根和五力平衡的攝持。
如果是信心或自我認知能力太強而超過了事實,那麼事實將被扭曲,而出現掉舉。所以需要用智慧如實的分別,來調它平衡。如果精進力太強而超過了隨順,那麼就容易產生幻覺,也出現掉舉。那要用安定的心來調它隨順。 而如果心有沉落,雖然可以幫助安定,但是缺少精進力的觀照,就容易昏沉。所以用精進來調它平衡。 這樣他調他的心平等。而在隨順中能夠如實的觀照,也便是維持正念的要素。如此用愈來愈微細的了解,來了解五根平衡的道理,才能夠安止心在境界上。
五根又稱為五力,而攝持五力是依於不信之義來攝持信力,依於懈怠之義攝持精進力,依於放逸之義攝持念力,依於掉舉之義攝持定力,依於無明之義攝持慧力。這就是平衡五根和五力平衡的攝持。
如果是信心或自我認知能力太強而超過了事實,那麼事實將被扭曲,而出現掉舉。所以需要用智慧如實的分別,來調它平衡。如果精進力太強而超過了隨順,那麼就容易產生幻覺,也出現掉舉。那要用安定的心來調它隨順。 而如果心有沉落,雖然可以幫助安定,但是缺少精進力的觀照,就容易昏沉。所以用精進來調它平衡。 這樣他調他的心平等。而在隨順中能夠如實的觀照,也便是維持正念的要素。如此用愈來愈微細的了解,來了解五根平衡的道理,才能夠安止心在境界上。